专家:智能婴儿监测器可能弊大于利

人气 1320

【大纪元2017年01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乔丽雯编译报导)“美国医学协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近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说,没有“可用的证据支持(婴儿体征)监测器的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或效用”。

现时,一些流行的婴儿可穿戴监视器,如智能袜子、裤袜或者尿布夹等,可以通过与婴儿父母的智能手机连接,实时跟踪婴儿的呼吸和心率等体征。这对于部分完全没有照顾婴儿经验的新手父母而言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JAMA的评论文章合作者、儿科医生博纳菲德( Christopher Bonafide)表示,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可穿戴装置真正帮助了孩子,反而有证据表明它们存在潜在的危害。

博纳菲德说,没有办法证明这些设备的监测准确性,它们可能会误报信息,并让婴儿的父母将孩子送去做不必要的治疗。

例如,如果监测器显示孩子的呼吸氧气饱和度下降,可能会导致父母将孩子送去急诊室,让孩子进行血液检查、甚至是拍摄X光片,或者是住院留医观察。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向公司告假,还把家人搞得团团转,最后还要支付高额医疗费。

美国儿科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还建议婴儿父母不要使用监测器,理由是,这些家用的心肺监测器不能作为降低SIDS风险——婴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策略。

CBS的医疗专栏作家纳茹拉博士(Tara Narula)则表示,虽然专家意见不提倡使用这些家用可穿戴装置来监测婴儿的一举一动,但对于那些想要使用这些产品的新手父母而言,则是另外一番说法。

七个月大的塞尔(Jordan Sell)是个早产儿,他提早六周出生,最初的三个星期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全天候连接到监视器上观察他的心率和呼吸。在离开医院后,他的母亲杰米(Jaime Sell)说,她已经习惯了医院24小时都能看到儿子的心率跳动。

于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建议下,杰米买了一个猫头鹰(Owlet)婴儿监视器,才变得安心。

但正是Owlet公司这样的设备,让JAMA的儿科医生产生怀疑。Owlet也在一份声明中承认“某些产品缺乏证据支持”,但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博纳菲德博士表示,虽然他不建议父母使用监测器,但敦促那些选择使用监视器的父母也应该做那些经过测试有效的SIDS预防措施。如确保自己的宝宝睡觉是仰睡,使用合适尺寸的床垫床单,并避免在床上放置多余的毯子或玩具等可能会造成(婴儿)窒息的危险物品。#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婴儿受孕前  父亲抽烟影响孩子健康
2016最热门健身趋势 可穿戴设备领跑
自然生产胎儿健康 美丽人生由此开始
生命最初1000天 影响孩子一生健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