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長庚口足畫家聯展 跨越障礙讓愛飛翔

「跨越障礙‧讓愛飛翔」畫作聯展開展,口足畫家們齊聚合影。(長庚醫院提供)

人氣: 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為關懷身障弱勢,鼓勵身障朋友跨越障礙,展現生命正能量,長庚醫院長期聘任口足畫家,提供就業創作平台,自98年迄今已聘34人,累積近2000幅作品。多年來,在醫院走廊及各處角落,口足畫家透過藝術作品,展現了他們的生命勇氣與熱情。

 

長庚醫院「跨越障礙‧讓愛飛翔」口足畫作聯展,10月26日在新光三越左營店11樓文化會館開展,口足畫家們齊聚一堂,現場執筆作畫,分享創作心路;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理事謝坤山並應邀指導,進行互動交流,場面熱鬧溫馨。

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指出,每一位口足畫家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他們或因先天畸形、疾病,或遭意外重創而喪失雙手功能,以致用口足持筆作畫,他們勇敢面對生命挫折,將正能量轉換成藝術創作的基石,讓自己活出自信,也鼓舞人們正向面對困境。

社服處表示,口足畫家們不必定期到院上班,只須年繳6幅畫作。為與社會大眾分享口足畫作成果,即日起至11月18日止,在新光三越舉辦聯展,開幕當天,並由長庚各院區提供五幅口足畫家畫作進行義賣,售畫所得捐贈弱勢團體。

口足畫家義賣畫作包括:羅勝龍的「夏荷」、廖瑞金的「樂悠遊」、簡榮男的「燈塔」、張家勳的「異國街角咖啡館」及劉裕豪的「熱情」等。每一幅作品,均為畫家傾力之作,蘊含著堅韌昂揚的奮鬥精神與生命熱情。

罹患罕見疾病肌萎症的羅勝龍,國小畢業後迫於家庭經濟,無法繼續升學,經人介紹到習藝中心,練習以口代手作畫,因所學為水墨畫,下筆力道不易控制,他常練習到牙齦、舌頭出血長繭。 一日,因見國畫大師張大千的荷花作品,他發想畫荷,進而完成「夏荷」。他感謝上天賜予機會,透過繪畫重新找到生命出口。

廖瑞金幼時父母離異家境貧苦,三歲被送至育幼院,卻因罹患腦膜炎,致無法發聲說話、雙掌蜷曲、嚥食困難,十三歲時他隻身出外念書,獨立生活,用腳烹飪打掃,十八歲時開始學習用腳夾筆學習作畫,其作品充滿對生命的歷練及正能量。「樂悠遊」是他偕妻散步,觀池魚戲水有感,終而找到畫境中悠游自在的自己。

口足畫家以腳夾筆作畫。(長庚醫院提供)

簡榮男的成長過程本一帆風順。1989年,入伍歡送會後返家途中,因車禍致全身癱瘓,他不為身障所困,積極進行復健,學習電腦繪畫。1999年他開始學習以口作畫,備嚐艱辛,一頭栽進色彩繽紛的油畫世界裡。其作品「燈塔」,是表現繪畫創作過程中,遇到挫折與瓶頸時,心裡那座閃耀著希望的明亮燈塔。

24歲那年,張家勳到友人廣告公司協助設計版畫,不慎從高處跌落,致頸部以下癱瘓。因畫畫是其興趣,受傷後他便開始學習以嘴作畫,盡管嘴巴痠麻、頸部痠痛,他仍努力創作不輟。在異國街角咖啡館的畫作中,他想像在悠閒的秋日午後,他突破了身障的困限,任想像天馬行空,閉上眼睛,他似乎聞到了咖啡香。

劉裕豪20歲時,正值構築夢想的年代,突來的車禍,攪亂了他的人生。求知慾旺盛的他,雖然努力學習新事物,求職之路卻處處碰壁,直到遇上「口足畫家」,才開啟了他的人生新扉頁。他精進畫藝,並與夥伴舉辦畫展,將逆流而上的希望與愛傳遞給社會大眾。「熱情」這幅畫,即是他身體力行的現身說法。

口足畫家以口銜筆作畫。(長庚醫院提供)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