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頁道將一葉綠 師生創作妝點道將圳

興嘉國小師生大合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嘉義市興嘉國小以「一頁道將,一葉綠」計劃,藉由課程、活動、參與,連結師生、居民與藝術家,尋找道將圳空間記憶,以創作為媒介喚起人與圳的對話與情感,紀錄一頁道將圳風景於作品。

 轉輪上的交趾陶創作充滿動感,能聚集眾人眼光。
轉輪上的交趾陶創作充滿動感,能聚集眾人眼光。(嘉義市政府提供)

藉由道將圳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興嘉國小邀請嘉義市著名的交趾陶大師高枝明,協助孩子共同創作交趾陶版,鑲嵌在師生、家長在道將圳旁等待、佇足時可以稍作停留的椅子上,讓道將圳跟現代居民生活有了更實際的連結。

 以「節氣」面對時間變化,百年道將圳風景變化為依循,興嘉國小學生創作交趾陶版,為社區的景觀寫滿詩意。
以「節氣」面對時間變化,百年道將圳風景變化為依循,興嘉國小學生創作交趾陶版,為社區的景觀寫滿詩意。(嘉義市政府提供)

道將圳是三百多年前興建的灌溉溝渠,傳統以來,農民順應節氣,引水灌溉,以「節氣」面對時間變化,百年道將圳風景變化,卻也都在節氣運行之中,這是看見一頁道將圳風景的時間入口。

 興嘉國小創作交趾陶版,鑲嵌在師生、家長在道將圳旁等待、佇足時可以稍作停留的椅子上,讓道將圳跟現代居民生活有了更實際的連結。
興嘉國小創作交趾陶版,鑲嵌在師生、家長在道將圳旁等待、佇足時可以稍作停留的椅子上,讓道將圳跟現代居民生活有了更實際的連結。(嘉義市政府提供)

興嘉國小近年來深耕道將圳課程,在這次公共藝術啟用典禮中,孩子們以音樂與舞蹈融合傳統與現代,象徵道將圳穿梭在現在與未來,不斷在嘉義市的土地上為不同的世代傳唱著大家共同的記憶。

這次的「一頁道將,一葉綠」藝術創作行動始於認養綠地,藉由創作發展意義,形成於作品,再回歸到認養行動,持續參與、傳達價值,尋求社區認同,留予未來之人在未來之時,停佇觀看當下,思考道將圳上綠葉一片,不是偶然,卻是「造物者之無盡藏」。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