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醫研究 空汙影響睡眠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由北醫大林建煌校長帶領的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團隊,利用智慧型穿戴裝置監測職場暴露細粒徑懸浮微粒對於睡眠品質的影響。台北醫學大學結合穿戴式裝置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導致睡眠品質不良,不僅睡眠清醒次數增加,血清素下降,肺功能受影響,長期不改善容易引起心肺疾病。

北醫大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莊校奇說,研究監測傳統鑄造業的作業人員睡眠品質受到PM2.5的影響情形;鑄造業的作業人員因為長期處於電焊作業環境,在熔融金屬和澆鑄過程中會直接面對作業產生的PM2.5,其濃度已超出法規規範的61倍。

監測數據指出,150名受測者當中,平均睡眠時間為6.6小時,比一般人平均睡眠時間7.52小時低,而一般辦公室人員平均睡眠清醒次數為15次,電焊作業人員則多達22次。

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職場中暴露細粒徑懸浮微粒會顯著降低員工的肺功能與尿液中的血清素濃度,而血清素正是睡眠循環重要的調節因子,其濃度過度被抑制會影響睡眠周期,進而引起失眠、憂鬱症等症狀。

參與研究的衛福部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指出,血清素除了和睡眠障礙有關,相關的色胺酸代謝路徑也是調節免疫及發炎的重要因素,並 和癌症有關。他建議,在空氣污染嚴重時可視情況多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例牛乳、優酪乳、奶酪、巧克力、蛋、魚、豆類和肉,都能增加血清素,也有助於民眾 睡得更好。

莊校奇指出,過去民眾往往都是到醫院花一段時間檢查才發現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下導致的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但若透過搭配穿戴式裝置的監測,可以提早預警,讓民眾可以提早警覺空氣品質不良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並進行改善或治療。

北醫大莊校奇副教授(左)與莊凱任教授(右)說明空氣採樣過程
北醫大莊校奇副教授(左)與莊凱任教授(右)說明空氣採樣過程(北醫)
北醫研究:空汙提升失眠、憂鬱風險。
北醫研究:空汙提升失眠、憂鬱風險。(北醫)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