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宜蘭小行星命名

宜蘭小行星(175411號小行星)。(曾漢東/大紀元)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漢東台灣宜蘭報導)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的第175411號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CSBN)審查通過,命名為「Yilan」,讓宜蘭晉升宇宙明星之一。宜蘭縣長吳澤成3日與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共同發表此項天文好消息,正式介紹「Yilan」小行星誕生。
吳縣長表示,宜蘭縣「幸福宜蘭」縣政願景以「生態」、「創意」及「友善」為主軸,縣府每年舉辦「童玩節」活動,都吸引數十萬名親子參與,如今在浩瀚星河裡出現一顆宜蘭小行星,更振奮宜蘭兒童。

周校長說,能與同為中大校友的吳縣長,攜手見證家鄉宜蘭通過小行星命名,意義非凡。而位在玉山國家公園的中大鹿林天文台,不僅是國內最重要的光學天文基地,也是亞洲發現小行星最活躍的地方;這顆「Yilan」是中大以台灣縣市命名的小行星之一。天文所所長陳文屏補充,中大開始計畫性觀測小行星,始於2006年啟動的「鹿林巡天計畫(LUlin Sky Survey,LUSS)」,此計畫於三年間(2006年~2009年)共發現800多顆小行星、1顆近地小行星及1顆彗星,成效卓著。

2006年8月12日中央大學天文所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左)及加州理工學院葉泉志博士(右)發現「Yilan」小行星。(曾漢東/大紀元)
2006年8月12日中央大學天文所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左)及加州理工學院葉泉志博士(右)發現「Yilan」小行星。(曾漢東/大紀元)

「Yilan」小行星發現者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及加州理工學院葉泉志博士也出席發表會。林宏欽說宜蘭小行星的大小約為1~3公里,繞行太陽一圈3.78年(軌道週期),離太陽最近時(近日點)為3億公里、最遠時(遠日點)為4.2億公里。這顆「Yilan」是2006年8月12日被發現,當時是在魔羯座附近,目前2017年3月位置則在蛇夫座。

宜蘭縣長吳澤成(右)與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左)正式介紹「Yilan」小行星誕生。(曾漢東/大紀元)
宜蘭縣長吳澤成(右)與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左)正式介紹「Yilan」小行星誕生。(曾漢東/大紀元)

宜蘭繼1992年辦理區運會之後,將於今年再度承辦全國運動會,適逢「Yilan」小行星第三度遶行至它被發現的觀測點,似也為「2017全運會競戰宜蘭」帶來了全宇宙的祝福。

宜蘭縣政府吳澤成縣長(右)致贈紀念品給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左)。(曾漢東/大紀元)
宜蘭縣政府吳澤成縣長(右)致贈紀念品給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左)。(曾漢東/大紀元)

「Yilan」小行星的發現讓宜蘭在宇宙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不僅進一步開啟了宜蘭縣各級學校的學生探索天文奧秘的興趣,也為學子心中點亮一盞明燈,當他們探索浩瀚宇宙之際,都能胸懷寰宇卻時刻不忘宜蘭這方故土。

「古第」(右)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宜蘭小行星命名,參加來賓合影。(曾漢東/大紀元)
「古第」(右)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宜蘭小行星命名,參加來賓合影。(曾漢東/大紀元)
成功國小美術班小朋友畫出他們心目中的「宜蘭小行星」。(曾漢東/大紀元)
成功國小美術班小朋友畫出他們心目中的「宜蘭小行星」。(曾漢東/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