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環團1103上凱道救藻礁 桃市府:不要政治口水

桃園中央民代支持環團1103上凱道救藻礁。(陳學聖服務處提供)

人氣: 1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中油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位於大潭藻礁區,環團長期抗議蓋天然氣接收站會破壞藻礁生態,5日上午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邀集立委陳學聖及律師、學者在行政院大門陳情,指稱三接工程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騙局,痛批桃園市長鄭文燦、行政院長賴清德、環保署長李應元,皆漠視藻礁守護、一意孤行的要建立深澳電廠,並公布在11月3日將在凱道舉辦「救藻礁反深澳大遊行」,要求停建深澳電廠以及觀塘三接站。桃園市政府新聞處長張惇涵以6點聲明,並指是馬英九執政時決定。

搶救大潭藻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說,中油一開始以「海象不佳、潮差過大、天然氣卸收日數不足」為說詞,最後因環評卡關坦承已來不及供氣,才改口可以用調度面解決,縮小開發面積,「從頭到尾,三接工程就是一個騙局。」明明主管機關可以劃設保護區,卻在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出現後彼此推諉,執意在觀塘藻礁保護區興建天然氣第三接受站,讓國家能源安全完全被忽視,甚至成為賭注。2012年鄭文燦競選前也簽具劃設「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同意書,如今回首就是背信忘義;而小英總統在觀看完藻礁之後,簽下「藻礁永存」四個字,現在也顯得諷刺,希望鄭文燦跟蔡英文勿當「藻礁世紀殺手」。

環團指出,賴清德選在環評大會前夕提出「縮小開發面積、迴避藻礁」兩大策略,根本就是隔空下令。陳學聖也表示,執政當局有決心,絕對依法有據,百分之百可以守護住藻礁,「但鄭文燦和蔡英文很有默契的忘了當初對藻礁的守護。」,「這個沒有任何打折扣的地方,因為人一定要尊重自然,尤其這麼珍貴的地形,一定要和桃園市民一同全力來守護。」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表示,當前台灣環評制度已形成對藻礁的「平庸的邪惡」,公務員精準執行賴清德「力拼九月通過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任務,而沒思考到他們正在破壞千年以上的藻礁。事實上以台中港、永安,再加上計劃中的基隆3個接收站,足以供應現在與未來天然氣儲存、運輸、發電,直批官員自甘墮落。

搶救大潭藻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持麥克風)說,從頭到尾,三接工程就是一個騙局。
搶救大潭藻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持麥克風)說,從頭到尾,三接工程就是一個騙局。(陳學聖服務處提供)
陳學聖(右2)認為一定要尊重自然,尤其這麼珍貴的藻礁地形。
陳學聖(右2)認為一定要尊重自然,尤其這麼珍貴的藻礁地形。(陳學聖服務處提供)
陳學聖(中)表示,一定要和桃園市民一同全力來守護。
陳學聖(中)表示,一定要和桃園市民一同全力來守護。(陳學聖服務處提供)

針對環團的批評,桃園市新聞處長張惇涵以6點聲明強調,他指出,鄭文燦2014年簽署保護「觀新藻礁」的聲明,對於大潭、白玉地區是否要納入藻礁保護區的範圍,從頭到尾都表示,必須以科學調查的結果作為依據。而市府在106年提出《桃園市海岸保護白皮書》,對於污染管制及藻礁巡護都增加人力及預算,今年3月更成立全國地方政府唯一的「海岸管理處」。

在保護「觀新藻礁」部分,市府成立跨局處「藻礁保育專案小組」、推動「桃園藻礁污染源督察管制計畫」,這些都是實現海岸生態保護的努力。

張惇涵提到,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與大潭電廠擴建計畫綁在一起,是馬英九執政時所提出的方案,當時的經濟部長鄧振中還向桃園市府尋求支持,他並向陳學聖喊話,「大潭藻礁議題是環境保護與能源供給的衝突議題,不是政治口水可以解決,而決定權也並非在地方政府。」

張惇涵說,市長鄭文燦的立場始終一致,任何涉及海岸生態的開發案,必須符合環評、生態保育及海岸管理法規,強調「鄭文燦市長的立場一致,不因扭曲的聲音而影響市府對於生態保育的決心。」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