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小加:新股改制生不逢時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2019年應該是新經濟公司不斷來港上市的一年。圖為李小加資料圖片。(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半年多,共有2隻同股不同權股份和4隻無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不過股價表現都不佳。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出席論壇時表示,上市改革「生不逢時」,遇上貿易戰、全球經濟及政治挑戰,相信未來幾年的日子不好過。

李小加表示,新經濟公司上市初期表現不是很令人滿意,大家最關心是否存在結構性問題,因此令這些公司出現「水土不服」,但經過反省和討論後,認為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目前狀況主要是整體外界因素所造成。

他承認,本港市場仍有不少結構上的瑕疵和矛盾,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上市公司表現,雖然港交所已盡過不少努力,但市場經過長時間發展,本港流動性又夾在中美股市之間,深層次問題已「積重難返」,認為現時適合進行大規模市場結構改革,清除各種系統性的小問題。

不過,李小加認為2019年應該是新經濟公司不斷來港上市的一年,並透露目前仍有十多家在排隊。

小米美團明年納入港股通

為吸引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港交所今年4月底曾宣佈25年最大的上市改革,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和「無收入、無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

目前香港2隻同股不同權股票,分別是今年7月9日上市的小米(01810)和9月20日上市的美團點評(03690)。港交所和滬深交易所前日宣佈,2隻股票將於明年中,納入港股通範圍,允許投資者買賣。但消息未能刺激W股上升,小米收報13.28元,全日跌2.6%,較招股價17元累跌近22%;美團則挫3.6%,較招股價69元,累挫近25%。。

事實上,在同股不同權納入港股通方面,中港監管局曾存在分歧。小米7月初獲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擁有「港股通」股份資格,但滬深交易所其後宣佈,暫時不會將同股不同權、外國公司和合訂證券,納入「港股通」投資範圍。

四生物科技公司老闆 均涉「千人計劃」

另外,港交所開閘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後,至今已有4家公司在港掛牌,包括歌禮製藥(1672)、百濟神州(6160)、華領醫藥(2552)和信達生物製藥(1801)。不過,這些股票上市後均出現股票大跌的情形。

資料顯示,這4隻新制下上市的生物科技股,創辦人均涉及中共「千人計劃」。

譬如首隻上市的歌禮製藥主席吳勁梓, 2012年入選 「千人計劃」,次年創辦歌禮製藥;第二隻上市的百濟神州創始人王曉東,2010年入選「千人計劃」;第三隻上市的華領醫藥創始人陳力,是首批「千人計劃」入選專家,於2011年成立華領醫藥;第四隻信達生物製藥(1801)創始人兼董事長周勤偉,獲納入第14批「千人計劃」。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近期嚴查中共的「千人計劃」,多名大陸學者被捕或被拒簽證。◇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