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比特幣風險凸顯 多家銀行禁止信用卡交易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欣雯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繼數家大型海外金融機構宣布禁止客戶使用信用卡交易比特幣之後,澳聯邦銀行(CBA)本週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這家澳最大的信用卡發行商表示,鑑於比特幣最近一輪的價格暴跌,客戶使用該該行發行的信用卡舉債購買比特幣不再「適宜」,這可能導致部分客戶財務狀況惡化,並加大銀行的信用風險。

來自《悉尼晨鋒報》的報導,CBA於週三(2月14日)在網站發布了相關通告,並開始向受影響的客戶發送提示短信。通告稱,鑑於對虛擬貨幣缺乏監管機制及其價格的高波動性,客戶不再被允許用該行發行的信用卡購買虛擬貨幣。不過,該行沒有禁止客戶通過其他交易帳戶和借記卡購買比特幣,前提是客戶「遵守銀行所有的條件以及相關法定義務。」CBA解釋說,作出該決定是因為與其提供給客戶的其他貨幣相比,比特幣「在監管機制、可靠性和信譽等方面沒有滿足該行的最低標準。」

CBA此舉在澳本土銀行中據信為首例,不過,自比特幣2月初以來的暴跌之後,包括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摩根大通與美國銀行在內的海外金融機構已陸續宣布禁止客戶使用信用卡進行比特幣交易。

最近數週以來,負面新聞與市場動盪使加密貨幣受到重創。比特幣在2月6日美股午盤跌至6,985美元,跌幅達18%,創下自去年11月份以來最低值。截至14日,價格回升至8600美元,但仍遠遠低於去年12月份的峰值19,511美元。此外,其他加密貨幣也受到波及,瑞波幣(Ripple)價格下跌17%,以太坊和萊特幣也相繼走弱。

這也是比特幣自聖誕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下跌。暴跌正值投資者大量拋售高風險資產。2月2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事件引發全球股市下跌。儘管一些比特幣支持者堅稱加密貨幣的保值能力與黃金相當,但事實看起來並非如此。就目前而言,諸如金條、日元、瑞士法郎和歐洲債券這類避險資產的價格均呈上行趨勢。

另據韓聯社最新消息,朝鮮正試圖攻擊韓國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並已盜取了價值數百億韓元的比特幣。盜竊事件引發韓國等其他國家的金融監管機構加強了對比特幣的管控力度,繼而促使比特幣遭遇持續性拋售。

此外,《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將封鎖所有涉及加密貨幣交易與初始代幣發行的網站,包括海外交易平台,以打擊市場投機行為。

責任編輯:堯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