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訪台駐加代表陳文儀:推動台加雙贏貿易

6月4日下午,台灣亞太司長陳文儀(右二)抵達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出任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代表處官員及當地僑社到機場歡迎。(任僑生/大紀元)

人氣: 2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耀採訪報導)近日,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陳文儀接受大紀元記者專訪時強調,將在共同的理念價值和法律框架下,推動雙贏的台加貿易。

加強貿易推廣是應對挑戰的關鍵

陳文儀表示,在大環境下,因為全球貿易都遭遇不同的困難跟挑戰,每一個國家都在做相對的調整,對台灣來講,事實上早早就提到「貿易要多元,投資要多元」。因此,除了美國之外,與台灣附近貿易大國家合作也很多。

他表示,雖然距離上的原因,讓台加貿易有效連接面臨挑戰,但是,畢竟加拿大跟台灣是可以合作的,因為理念相近、價值認同一致,所以貿易加強推廣變得尤為重要。

陳文儀說:「所以彼此要能夠想到對方,把對方當作彼此經貿合作上或其它領域合作上的重要夥伴。」

「現在的挑戰是,怎麼讓更多人跟你有同樣的想法。現在有些人的顧慮是兩地太遙遠,跟我們太不同的、會不會產品被收去,市場我並不了解等等。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介紹、推廣,要讓他們了解雖有挑戰,但是並沒有那麼難。」

台加互補,是天然貿易夥伴

陳文儀對台加貿易夥伴關係繼續提升充滿信心。他說,現在台灣跟加拿大的經貿數量並不少,大概有70億加幣,從亞洲來看,台灣是加拿大第5大貿易夥伴,就全球來看,台灣也排第12位。所以整個來講,台灣是加拿大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以試圖把觸角往東南亞、南亞還有大洋洲國家延伸的「新南向政策」為例,他說:「市場投資部分我們希望能夠多元化,等於是說資源不會集中在一個地方,在面臨現在國際多變的貿易挑戰環境下,我們能夠比較適度地讓我們的產業、讓我們的經濟能夠維持一個平穩的狀態,不會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我想政府這部分它有思考到。」

陳文儀強調,台加產業競爭性小、互補性高,是天然的貿易夥伴。「加拿大雖然離台灣距離遠,但是從全球化市場的角度來看,就領土面積和結構來講,有其優勢,就是它跟台灣在產業上競爭性相對不多,但是互補性很高。我們銷入的東西,事實上不會對其本國產業產生太大衝擊,而加拿大銷售到台灣的產品,又確實是我們需要的。這部分就是說,我們天生就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共同價值、法律框架是合作基礎

理念部分的一致性也是合作的基礎。他說:「無論是民主、自由、人權,還是對自由經濟的嚮往跟追求,台加在價值上也是相近的。加之沒有太大的競爭抗衡,貿易合作是水到渠成的。」

談到具體實施,陳文儀表示:「我們希望放在一個法律架構上來促成雙邊貿易,對保護雙方的投資者利益和推廣貿易的項目,都希望有一個架構在那裡支撐著。這就是為何提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和漸進協議》(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等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保障協定,就是讓投資雙方覺得對方有善意,願意去在法律架構上提供協助,讓在國際標準下的貿易行為及活動能夠得到保障。」

他解釋說:「在當前最重要的是《外商投資促進與保護協議》(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Agreement,FIPA),我們跟加方也有多次的溝通,我希望,在年內雙方能夠就其中要項做一個探索性諮商,就是雙方合議。」

陳文儀說,台灣也在積極爭取成為CPTPP下一輪招募的成員國,「在雙邊有很強烈的勢頭之後,我們也希望說在多邊、在太平洋兩岸這一塊,貿易的部分我們希望台灣也不缺席。」

台加貿易雙贏互惠、前景廣闊

「我認為台灣有一個很好的定位來協助加拿大分散其市場,剛好台灣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把服務和高科技產品促銷到加拿大。所以基本上是一個互利互惠的行為。」

陳文儀表認為,台灣在東南亞的貿易根基深厚,兩年前還有新政策形成,「我們在東南亞有很強的人脈和商業網絡,如果加拿大跟台灣可以合作的話,不僅是台灣跟加拿大兩國的市場,台灣可以作為一個樞紐,將貿易延伸到東南亞這個擁有龐大資源、人口和市場的區域,會讓彼此的合作不僅僅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加乘的效果。」

「雙邊的強勢投資,如果加上多邊整合的話,就會形成一個蛛網狀的連接,對推動貿易是一個很大的正面效應。加拿大作為多元社會,人才充沛,也有條件和世界的另一端做聯結。台灣則既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也同時獲利。現階段大家都應該來證實和採取具體行動來推動這一點。」

陳文儀表示,代表處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促進加方各界能夠來認識台灣,並協助加拿大公私部門來了解台灣市場的狀態和潛在機會,以及還需要協助克服的障礙,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以加拿大北路風電在台灣投標成功為例,陳文儀表示,這個項目值得肯定並給予支持。「從潔淨能源的角度來講,台灣的能源部門會走向潔淨能源和使用天然氣這兩大項目,風力發電是潔淨能源其中的一環,從長遠來看,成長幅度會很高。所以一方面風電是加拿大最重要產業,另外一方面,又是趕上了環保要潔淨能源時代的潮流。」

他強調,台加貿易合作的品相很多,大家要投入的時間、精力,要很努力做才可能做成,所以這個工作是蠻有意義的。

三度回「加」的老兵

1992年代表處初建之時,陳文儀首次來到加拿大,在渥太華工作四年,之後又在多倫多任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五年前離開多倫多。他回憶說,當時來渥太華時,一切都從頭開始,雖然辛苦但是也很有意思,現在許多朋友都是當年認識的。

陳代表謙遜地說自己是三度來加的老兵,他希望可以和團隊一起,讓台加雙邊關係更扎實。

人物背景:
陳文儀,畢業於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英國里茲大學語訓結業;自2016年9月接任亞太司司長一職。他還曾任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長等職,也曾派駐過比利時、巴拿馬等國。2018年6月4日下午,陳文儀抵達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出任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

責任編輯:楊亦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