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生有幸!「竹科預防醫學論壇」隆重登場

與會貴賓開心大合照,預祝論壇活動圓滿成功。(賴月貴/大紀元)

人氣: 194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健康無價,失去時才知道可貴,8月31日晚間在竹科大禮堂,首次舉辦盛大的「竹科預防醫學論壇」,除園區公司大老闆之外,也吸引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參與、反應熱烈,活動召集人李道霖表示,希望透過此次活動促成科技與醫學的交流,引起人們對預防醫學的重視,做個「三生有幸」的人。

李道霖是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志工委員會第一任召集人,一向熱心公益,2016年9月發生頸椎病變,幸好發現得早,透過MRI(磁振造影)診斷及時手術,才沒變成長期癱瘓病人,他感謝竹科員工診所院長王堯弘的專業判斷,也發現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如果每個人都能透過檢查及早知道自己身體的特質,或許可以避免許多悲劇的發生,例如他本身具有頸椎神經管徑過細的先天基因,應避免當低頭族、搬重物和跌倒等情事發生。

最佳主持人江偉君,被稱為「輪椅公主」,她的奮鬥故事曾出書激勵人心
最佳主持人江偉君,被稱為「輪椅公主」,她的奮鬥故事曾出書,激勵人心。(李道霖提供)
李道霖一向熱心公益,是此次竹科醫學論壇召集人
李道霖一向熱心公益,是此次竹科醫學論壇召集人。(賴月貴/大紀元)

李道霖說,科技部長陳良基曾提到「人生在世、三生有幸」,所謂三生是指生存、生活和生命,現代人常為了拚生存,一頭栽下去,就忘了生活與生命,陳良基期許竹科人在拚生存之外,生活要有品味,還要能追求生命的意義,對此李道霖深有同感,尤其竹科高階主管承擔的壓力相當大,更應重視身心健康之調適。

生病的園區老闆現身說法 呼籲重視健康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經驗分享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經驗分享。(賴月貴/大紀元)

專題演講開始,首先是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的經驗分享,施振榮曾在1999年心肌梗塞、2005年中風,20多年間心臟裝了13支支架,平均每2年裝一支,他苦笑的說,前總統李登輝裝了11支,他而裝了13支,是台灣最高紀錄保持者,現在醫學發達想死還不太容易。

施振榮說,他的身體最主要的問題是心律不整,缺氧造成的腦梗塞,感謝太太警覺性高,多次緊急送醫搶救,太太是他生命中的貴人,現在每天日行萬步、吃素、保持愉快的心情,體力恢復得不錯,他提醒大家,事業、家庭和健康三者一定要均衡發展,不可犧牲任何一項。

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經驗分享
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經驗分享。(賴月貴/大紀元)

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曾罹患鼻咽癌,現已康復,也現身分享生命故事,他說壓力使人成長,但身為公司老闆或高階主管,壓力也讓人責無旁貸、有苦難言,不能對家人訴苦,更不能對公司團隊訴苦,因為他們對你有期待,訴苦怕會瓦解軍心,他必須扮演強者的角色,壓力大到極點承受不住就生病了。

生病後他開始重視健康和運動,完成男人的三項挑戰,包括單車環島、泳渡日月潭和玉山登頂,現在他還是在工作,也運動和閱讀,還從事社會公益,他說如果人生重來還是會選擇拼命工作,但是學會與壓力共舞,將壓力當作人生最好的按摩。

執業醫師、國衛院研究員和營養師專業分享

台北醫學大學暨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醫師陳再晉,以「健康活到老」為主題演講
台北醫學大學暨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醫師陳再晉,以「健康活到老」為主題演講。(賴月貴/大紀元)

台北醫學大學暨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醫師陳再晉,以「健康活到老」為主題,說明生理健康之外也要有社群健康,提出吃和飲水很重要,吃天然食物最好,不要太相信廣告健康食品的效果,維生素只需微量勿過度攝取,還有勿逞強進行特殊技能運動,應根據體能選擇適合的運動,其實運動員強化訓練、過度消耗體能,是最不符合健康養生原則的。陳再晉也建議,每個人都要有可以吐露心事的「密友」,壞事說出來壓力減半,好事分享快樂加倍。陳再晉的演講非常生動幽默,讓現場聽眾笑呵呵、受益良多!

國家衞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蔡世峯的講題是「精準醫療旗艦領航」
國家衞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蔡世峯的講題是「精準醫療旗艦領航」。(賴月貴/大紀元)

國家衞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蔡世峯的講題是「精準醫療旗艦領航」,以失智、帕金森氏症和小腦萎縮等罕見疾病為例,說明基因體分析、基因檢測和健康照護服務系統,目前正進行的有「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將成為預防醫學的重要一環,經過遺傳基因檢測可以預知大約幾歲會發病,但這也涉及到和病人告知溝通等技巧與時機。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以她的專業告訴聽眾,如何吃才是最健康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以她的專業告訴聽眾,如何吃才是最健康。(賴月貴/大紀元)

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三餐,如何吃才是最健康的,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以她的專業告訴聽眾,她提醒國人普遍都吃得太甜太鹹,應盡量減糖少鹽,習慣吃原味最好,她用心的列表分析各種食物含糖及鹽的成分,也告訴聽眾什麼是「飲食型態」和「防癌飲食」,理論帶入生活非常實用,讓人印象深刻!

最後壓軸是論壇主辦單位、竹科員工診所院長王堯弘的專題演講,「大數據分析竹科人高風險疾病的預防&治療」,他以低劑量電腦斷層分析,全世界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是肺癌,引起肺癌的原因有遺傳、環境和飲食,令人不解的是台灣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癌比例比美國人高很多,致病原因眾說紛紜,目前尚無定論,竹科人不到30歲就有人得到肺癌,王堯弘希望政府重視此問題,推行低劑量肺癌篩檢,可以提早發現、及早治療。

竹科員工診所院長王堯弘的專題演講:「大數據分析竹科人高風險疾病的預防&治療」
竹科員工診所院長王堯弘的專題演講:「大數據分析竹科人高風險疾病的預防&治療」。(賴月貴/大紀元)

一場論壇下來,與會者都表示收穫滿滿,預防醫學、精準醫療和大數據三者結合,是很重要的趨勢,王堯弘表示現在的努力可能在20、30年後才能見到成果,但以台灣醫學的進步是可行的,未來也將是台灣很重要的資產,大會在互道珍重祝福要活得「三生有幸」中圓滿結束。

參與醫學論壇貴賓收穫滿滿、開心大合照。(賴月貴/大紀元)

史上第一次的「竹科預防醫學論壇」,係由竹科管理局、敏盛醫院承辦之竹科員工診所,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市企經會、蕙竹社、交通大學校友總會、工研院院友會、預見科技桃花源、新竹人間大學、台大EMBA新竹校友會、清大EMBA校友會、中華紫竹高階管理學會(交大EMBA校友)、IC之音、環宇廣播等共16個組織聯手共同參與。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