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維州學校招生廣告偏好哪種學生形象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趙瓊玉墨爾本編譯報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在維州學校的招生廣告中,經常使用的學生形象是金髮碧眼的白人女生,而勤奮好學的學生形象則是亞洲學生。喜愛運動的學生形象則以白人男生為代表。

據《時代報》報導,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研究員麥坎德列斯(Trevor McCandless)在他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對維州公立學校、天主教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招生資料進行了研究,以考察這些資料是如何吸引學生家長注意力的。

儘管學校很少在文字說明中提及學生的種族,但麥坎德列斯的研究發現,這些學校在他們的招生簡章和視頻中,挑選的學生形象代表是一致的,其中無意識地暗示了學生膚色的等級。

麥坎德列斯共分析了維州31所中小學的招生資料。他表示,學生的膚色越暗,他們成為照片焦點的可能性就越小。

他說:「如果學校需要展現學生的勤奮好學,他們會使用亞洲女生的形象。」

「如果學校需要展現同學間的合作精神,他們會使用一個白人學生幫助一個非白人學生的照片,而不是相反;如果需要展現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他們會選擇一張白人男生踢球的照片,而很少採用亞洲男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照片。」

「這些模式遍及各種類型的學校和所有招生資料中,無論他們學校裡有多少非英語背景的學生。」

麥坎德列斯的研究還發現,根據學校學生的社會階層、男女比例和種族的不同,學校在進行招生宣傳時採用的資料,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其中包括:

  • 學校的女生越少,照片中展現的女生就越多。
  • 只有精英學校展現了學生的笑臉。
  • 只有公立學校提到了家庭作業。
  • 精英學校是唯一提及學生「天分」的學校。

在麥坎德列斯的研究中,所有學校在他們的招生資料裡,都很少提到學費、父母的角色和師資情況。

他說:「數十年來人們已經了解,學校在廣告圖片中,選用的人物形象會影響到社會對他們的看法。」

「這也影響了人們的觀念——人們會認為『圖片中的那類人』能做和不能做什麼。」

麥坎德列斯認為,學校應該挑戰一下這些模式化的觀念。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