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交大研發AI血流感測器 即時監測洗腎者健康

交大電機系特聘教授趙昌博(左)、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長徐碩鴻(中)、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秉熙(右)。 (袁世鋼/大紀元)
人氣: 18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慢性腎病蟬聯2018年10大醫療支出疾病,受科技部補助的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趙昌博表示,洗腎患者為進行血液透析所建立的瘻管容易阻塞,因此血流檢測相當重要;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手持非侵入式AI血流感測系統」,大幅提升檢測頻率、降低成本,即時掌握瘻管健康狀況。

趙昌博指出,血液透析通路俗稱「瘻管」,是洗腎病人的生命線,而長期洗腎會造成瘻管阻塞,進而引發尿毒症。據統計,每年因瘻管阻塞而進行擴張手術的醫療支出高達6億元;但傳統精準的侵入式或超音波檢測方式仰賴專業人員,且因成本太高3個月才能進行一次,對於阻塞時機發生不定、發生頻率較高的高齡患者恐緩不濟急。

趙昌博團隊示範操作手持式侵入式AI血流感測系統,每次測量僅費時10秒,可連續監測。
趙昌博團隊示範操作手持式侵入式AI血流感測系統,每次測量僅費時10秒,可連續監測。(袁世鋼/大紀元)

為此,趙昌博的團隊採用類似智慧型手表感光偵測心跳的方式,改以3倍的特殊波長,利用血液流動對光的吸收產生的變化(PPG)測量深層的動靜脈血流量;並與2所醫學中心腎臟科醫師合作,藉由大數據建立AI模型,目前蒐集了200餘名患者的樣本,目標將學習樣本提升至1千位;AI可自動學習,排除不同皮下組織厚度的干擾,準確檢測血流量。

趙昌博團隊研發的手持式侵入式AI血流感測器及手機APP系統。
趙昌博團隊研發的手持式侵入式AI血流感測器及手機APP系統。(袁世鋼/大紀元)

趙昌博團隊所開發的手持式血流檢測器有體積小、操作便利等優點,趙昌博說,病患可在家就可以利用手機APP讀取測量數據,自行監控瘻管的健康狀況,同時與醫院系統連線,讓醫院可以提前為有瘻管阻塞輕微的患者安排用藥或擴張手術,避免以往可能在洗腎時才發現阻塞嚴重,耽誤了血液透析療程。

此項研究成果也能監測心率、血壓、心房顫動的數據,醫療用途廣泛,趙昌博表示,他們從2014年開始研究這項技術,6年來已獲得國內外多項大獎,研究成果領先全球。「手持非侵入式AI血流感測系統」已成功開發,目前正進行FDA產品認證,預計一年後就可販售,理想中的售價應不超過幾千元,讓這項跨領域的研究成果造福洗腎患者。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