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舊金山灣區近40年內 大霧減少3/4

人氣: 1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一項新研究顯示,來自中谷(Central Valley)時常影響舊金山灣區的大霧瀰漫天氣,在過去36年內減少了76%,但原因卻並非之前認為的氣候變遷所導致,而是由於污染減輕所產生的效應。

來自加州中谷草地、濕地的濃厚大霧天氣,往往在雨後天空晴朗但氣溫較低時產生,並時不時會瀰漫到整個舊金山灣區,成為舊金山迷人景緻的一部分。但過去數十年來,這種大霧一直在逐漸減少。

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大氣》3月號的論文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中谷從1930年起的氣象及空氣污染數據的分析,發現儘管中谷的大霧天氣發生的頻率,與季節性的氣候模式有關,但長期的趨勢則與空氣污染長期下降的趨勢一致。

論文第一作者,環境科學、政策和管理系(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 and Management)研究生埃林.格雷(Ellyn Gray)表示,這種大霧天氣發生頻度的起伏,不符合我們所觀測到的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這激發了從空氣污染角度去審視這種趨勢的想法。

格雷表示,當觀察長時間變化趨勢時,發現大霧天氣頻度與空氣污染排放之間有非常強的關聯。

該研究有助於解釋加州每年大霧天數增加,之後又減少的變遷。從1930到1970年間,加州中谷每年大霧天氣數增長了85%,然後從1980年到2016年又逐年下降了76%。這種增加的趨勢,正好與符合中谷工業化及農場的發展,從1970年代加州加強空氣污染管制之後,空氣污染出現下降的趨勢。

這也解釋了為何中谷大霧天氣更多出現在南部,儘管南部氣溫還更高一些,應該更不利於大霧產生。格雷說,因為中谷的南部是更多工業污染集中之地,所以大霧天氣比北部要多很多。

格雷還解釋說,氮氧化物與氨形成的硝酸銨顆粒,有助於水汽凝結成小滴,但從1980年代起實施空氣污染管制以來,氮化物排放逐年降低。

該研究小組接下來將研究中谷的交通事故與空氣污染、大霧等的關係。大霧瀰漫加州的高速公路上影響能見度,極易發生連環相撞事故;有時舊金山灣區遇到大霧瀰漫天氣,此時開車也很危險。◇

(此文發表於1235A期舊金山灣區新聞版)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