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兒童常見出疹性疾病–認識腸病毒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郭秉洋看診照(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人氣: 18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綜合報導)一名五歲的小男童發燒三天、食慾差,手腳出現許多紅疹,家長擔心小朋友的狀況帶去醫院,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小男童喉嚨後咽部可看見許多小水泡,診斷是腸病毒感染,所幸並無其它重症跡象,經止痛退燒藥的使用及適當的衛教,幾天後小男童逐漸康復。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郭秉洋說明,腸病毒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以及各種其他型的腸病毒。其中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而腸病毒D68型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症狀,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

腸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生存與散播,在台灣主要的流行期間是三月下旬至九月,不過全年都可見有感染個案出現。

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潛伏期約2-10天不等,通常在發病一週內傳染力最強。

腸病毒感染常見造成的疾病有疱疹性咽峽炎以及手足口病,症狀是發燒,喉嚨後咽部有許多小水泡以及手掌腳掌出現紅疹水泡,主要由A型克沙奇病毒引起,小朋友通常會因為喉嚨破洞,而感到疼痛,食慾差,通常在使用止痛退燒藥水後可改善,如果食慾仍然很差可以考慮點滴輸液補充。

雖然大多數腸病毒的感染可在3-5天後痊癒,不過也有少數會有腸病毒重症的表現,包括心包膜炎,心肌炎,腦炎,症狀是發燒,嘔吐,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等;另外感染腸病毒D68型可能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症狀、腦炎或急性無力脊髓炎等重症表現。腸病毒重症的表現是:持續昏睡,嘔吐,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如果有上述這些症狀或是小朋友精神活動力差,應立即就醫。

大多數腸病毒的感染,在給予支持性療法後可以痊癒,飲食上可以選擇冰涼,軟的食物,讓小朋友吃起來比較不會痛。預防上宜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病童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