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斗南分局舊廳舍修復 嶄新樣貌 成了斗南新亮點

主建築嶄新的樣貌,將成為斗南觀光休閒的新亮點。(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446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0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雲林縣定古蹟─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為少數日治時代保留下來的警察建築,是斗南重要的歷史資產,距今90年,見證了台灣鄉鎮警政、戶政、消防、保甲等社會安全機制之發展,2009 年被公告為縣定古蹟,歷時四年、耗資約 5000 萬元修復,28日舉行試營運開幕,嶄新的樣貌,成了斗南觀光旅遊的新亮點!即日起至4/19日止每周六日開放民眾參觀。

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斗南鎮長沈暉勛、國寶書法大師陳岳山、建築師李豐村、退休警察謝大義及各藝文團體、縣議員、當地民眾一早匯聚現場參觀,現場更規劃斗南在地知名書法家陳岳山大師的書畫展,富有文化與歷史的建築氛圍,搭配大師充滿意境的作品,給民眾不同以往的藝文饗宴。

興建於 1930 年的雲林縣定古蹟─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距今90年,見證了台灣鄉鎮警政、戶政、消防、保甲等社會安全機制之發展,歷時四年、耗資約 5000 萬元修復,28日舉行試營運開幕。(廖素貞/大紀元)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試營運開幕當天,也是陳岳山老師95歲大壽,縣長與眾人送上蛋糕及鮮花祝大師生日快樂。(廖素貞/大紀元)

縣長張麗善表示,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前身是「台南州斗六郡斗南警察官吏派出所」,2009 年被公告為縣定古蹟,縣府耗資約 5000 萬元共修復了 5 幢歷史建物,最特別的是修復過程中找到了 1950 年代的拘留所遺構(遺跡),透過展示讓它重見天日。並以全新的樣貌,展現文化資產的美麗與深厚文化底蘊。

縣長張麗善與副縣長謝淑亞,文觀處長陳璧君參觀拘留所的文物(廖素貞/大紀元)
甫完工的時光拘留所,以警察為主題,展示警察相關文物,還可親眼感受 1950 年時期留下的拘留所殘跡。 (廖素貞/大紀元)
縣長張麗善參觀拘留所 由退休警察謝大義導覽解說(廖素貞/大紀元)

除了斗南舊分局建築群外,雲林縣內還有許多同樣源於舊警察建築的新創地景,例如蛻變為故事屋的二崙派出所、前身為虎尾郡役所的布袋戲館、前身是派出所及消防組聯合辦公室的虎尾合同廳舍,也是全台最具特色、最文青的誠品書店,還有飄著咖啡香的永光故事屋….等。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座落為迴廊中庭空間形式,在日式建築中是極少見的建築群。(廖素貞/大紀元)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主建築(警察官吏派出所),興建於 1930 年(昭和 5 年),陸續增建了保甲事務所(後來改名為戶政事務所)三組(刑事組)、拘留所、警察宿舍、消防隊等建築,座落為迴廊中庭空間形式,在日式建築中是極少見的建築群。

建築風格

主建築為典型日治時期清水磚木造廳舍,屋頂採混合式寄棟式,以切妻方式與建築體連接,形塑壯觀的大門意象,後徹的分局長室、戶政事務所、刑事組為木造建築,拘留所為磚造建築。正門裝飾於山牆上的橢圓形勳牌裝飾,因外型似鮑魚,又稱為「鮑魚飾」,是當時許多民宅仿製的勳章飾來彰顯房子的華麗。

主建築為典型日治時期清水磚木造廳舍,屋頂採混合式寄棟式,以切妻方式與建築體連接,形塑壯觀的大門意象,正門裝飾於山牆上的橢圓形勳牌裝飾,因外型似鮑魚,又稱為「鮑魚飾」。(廖素貞/大紀元)
後側的分局長室、戶政事務所為木造建築。(廖素貞/大紀元)
後側的分局長室、戶政事務所為木造建築。(廖素貞/大紀元)

甫完工的時光拘留所,除了展示警察相關文物,也介紹台灣警察制度的演變,設計了互動體驗區,讓民眾了解警察制服的小知識,除外還可親眼感受 1950 年時期留下的拘留所殘跡,除了帶給文化資產新的面貌外,也讓下一代有更多了解與接觸自身歷史文化的機會。

在拘留所裡可看到日治時期用藺草編製的警察便當盒,上面有員警中日文的姓名。(廖素貞/大紀元)
手搖防空警報器(廖素貞/大紀元)

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除了將雲林豐沛的文化資產保留外,為營造縣內藝文環境,縣府今年將啟動流動藝術饗宴計畫,透過修復後的縣內文化館舍、微冊角落店家等據點進行主題式微型策展計畫,讓藝術更貼近生活,首站就在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展開,讓藝術於社區萌芽,欣賞藝術品不一定要到展覽館,在生活周遭的館舍據點就能欣賞到優質藝術作品。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縣府目前啟動招租作業中,希望透過本次試營運活動為日後的活化進行暖身,即日起至 4 月 19 日,每周六日開館(除了 4 月 4 日與 4 月 5日外),歡迎對文化資產及警察故事有興趣的大眾前往參觀。試營運開放時間:週六10:00-15:00,週日10:00-12:00。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