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感溫」設計保暖手套 外送員不冷了

中山海官跨校暖心設計展,其一保暖手套,結合暖暖包夾層及可以滑手機特殊設計,讓外送員在寒流中保暖又便利。(中山大學提供)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設計也可以很有溫度!國立中山大學舉辦「感溫—Starting from love」設計成果展,其中一款為外送員打造,結合暖暖包夾層及可以滑手機的特殊設計,讓外送員在寒流中工作既能保暖又方便使用。

「好暖鴨」團隊成員、中山資管系大三余昌旻說,因疫情影響,外送服務更加蓬勃發展,但天氣太冷了,外送員好辛苦!發想初期曾以市面上的觸控手套實驗,發現並不實用,因此特別結合保暖以及觸控需求設計出這款保暖手套。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張淑美開設「創意設計方法」課程,讓學生藉由多元方法學產生創意解法,成果展從主題、產品設計、模型製作、展板規劃、情境影片及佈展全由學生一手包辦。

特別的是,本學期共有7位海軍軍官學校學生跨校選課,打破系所限制、跨專業團隊合作。海軍官校電機系劉玥提出「感溫」為展覽主題。他說,「感溫」不只是指對溫度的感受,更包含對週遭事物的「感恩(台語發音)」;中山大學中文系蕭宇呈則表示,在疫情壟罩下,人與人互動應該有更多關愛、「感溫」。

期末成果發表,學生展示十多種創意方法發想產品。「涼伴」團隊觀察到在烈日下工作異常辛苦,便以市面上防曬品為基礎,改善使用不便性,並結合水溶性薄膜,設計出隨身攜帶的涼感防曬小物。

此外,「熊熊危機」團隊則結合全球暖化議題,設計「讓人意識到全球暖化正在發生」的北極熊插座,用來警惕、提醒人們用電過多所帶來的環境生態影響;「暖蛋機」結合飲料銷售服務,扭蛋贈品為手工杯套及手寫的溫暖祝福,扭轉人們低落心情。

張淑美指出,創意設計方法課程理論與實作並重,運用方法學的教授及演練,刺激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有創意及創新解法。方法演練中需要多人討論交流,不同領域混合成員,更能因專業不同而激發出更大火花。◇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