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一中325藝術節 快閃熄燈隨光而行

一中藝術節展演分兩部分,首發的快閃活動,3月25日晚間登場,透過沉浸式的裝置藝術,結合「光」之創作核心,點亮校園日與夜,讓大家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黃玉燕/大紀元)
人氣: 11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2020年是低氣壓籠罩的一年,進入2021全世界仍被病毒浪潮侵襲著。台中一中美術班同學今年成果展及藝術周活動,以「後疫情時代」與「光」兩條軸線為發想。首發的快閃活動,3月25日晚間登場,透過沉浸式的裝置藝術,結合「光」之創作核心,點亮校園日與夜,讓大家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校長林隆諺表示,疫情拉開的大家的距離,但孩子對社會的關心仍不減,希望可以透過藝術方式、溫暖大家。

一中藝術節展演分兩部分,一為成果作品發表展覽將在4月9日舉辦;另一為325藝術節活動,安排在校門口入德之門以裝置藝術打頭陣,用炫光紙、網燈、鐵絲及膠帶製作裝置藝術。潘寀瑩同學說,今年不同以往是選擇晚上欣賞裝置藝術,用炫光紙與鐵絲形成的花朵,在黑暗中依然綻放,光影與色彩在鏡面的入德之門上更添層次。

25日晚間的快閃活動,藉彩燈氣球裝置搭配廣播音樂,讓全校師生短暫熄燈15分鐘,放下手邊事物,聆聽祝福與音樂、靜靜體會彩燈氣球及動態表演帶來的溫暖。總策劃蕭松逸、黃兆隆表示,老師給的建議是「設計從簡而精緻」,改變原先想法,最終提高了活動品質。黃兆隆說,為了與大家分享藝術節的由來,最終決定扣合藝術節由來「228與陳澄波」,歷史小短片將出現在前導影片中。

美術班作品展共30位同學參展,作品展區設計概念蘊含由黑暗到過渡時期,最後是光明。
美術班作品展共30位同學參展,作品展區設計概念蘊含由黑暗到過渡時期,最後是光明。(黃玉燕/大紀元)

班級成果策展人邱姿寧、廖紫伶、楊家棋表示,以「螢。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為主題,螢代表微弱的光,象徵在黑暗中仍看見希望的微光。「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採用《三國演義》少帝與陳留王在黑暗中借螢火前行之典故,螢火雖薄弱,卻保有力量。

此次展覽共30位同學參展,作品展區設計概念蘊含由黑暗到過渡時期,最後是光明。第一展區以「光」為主,燈光明亮為主要視覺效果,第二展區漸進式的光線色調,呈現灰暗色調為主要視覺效果,櫥窗區分別光到過度無光,三個區域以主視覺地圖方式呈現,並附上每位同學個人作品簡介、QR code及作品編號。

廖翊熏同學表示,這個作品是想呈現社會每個角落默默努力的一群人,貢獻看似渺小微弱的光,卻能照亮整片森林。劉家菱的創作理念為輿論、課業、纏繞的思緒,被脆弱的玻璃心隱藏在內心的深處,「這個年紀的小小煩惱,不值得一提?」黃婕菱的創作理念以病痛為發想,「身體疾病或許成為夢想道路的荊棘,但我不能放棄!」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