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雖遭中共報復與疫情衝擊 澳出口貿易仍堅挺

墨爾本西部一家農場的農場主正準備將收穫的大麥送進穀倉。(WILLIAM WEST/AFP via 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2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雖然遭到疫情和中共貿易報復的雙重夾擊,但澳洲近兩年的出口貿易看上去「很健康」。澳聯邦政府旗下的貿易委員會(Austrade)表示,澳洲農業和礦業的出口多樣化策略非常有效,成功抵禦了中共實施的高關稅貿易報復。

2021年上半年,澳洲對中國的農業出口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但澳洲對世界其它地區的農產品出口增長了29%。雖然澳洲大麥在中國遭遇高關稅,但由於成功尋獲替代市場,大麥出口量反而增加了300%。

良好的天氣與耕作條件,以及海外市場的強勁需求,推動了澳洲的小麥、棉花、糖和牛油果出口量。

澳洲貿易委員會首席經濟學家墨菲(Cherelle Murphy)對《澳洲金融評論報》說:「儘管爆發COVID(中共病毒)疫情使供應鏈受到干擾,(澳中)貿易出現摩擦,但澳洲的貿易看起來相當健康。總的來說,貿易糾紛並沒有帶來真正的負面貿易影響。」

截止到2021年11月,澳洲已經連續47個月錄得貿易順差,部分原因是鐵礦石和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處於高位。

儘管中共抵制澳洲煤炭,但由於煤價飆升和其它國家的強勁需求,焦煤和動力煤的出口額已經翻了一倍有餘。

墨菲表示,出口市場多樣化的策略正在起作用,也真正奏效了。

「我們真正為我們生產的農產品找到了新出口(市場)」,墨菲說,「我們不僅可以保障自己的糧食需求,還能供應更多,為北方那些做不到這一點的許多貿易夥伴(提供糧食)。」

此前,澳洲出產的絕大部分龍蝦都出口到中國市場。遭到中共貿易報復而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後,龍蝦貿易也已經找到了新出路。

墨菲說:「雖然我們不得不接受其它市場的較低價格,但龍蝦出口商已經找到了一些替代市場。」

她還表示,儘管澳中關係面臨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想買的東西和澳洲想賣的東西之間有互補性,因此,中國會繼續購買澳洲產品。◇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