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研院與6大大公協會合組聯盟 培養淨零人才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工研院31日在「淨零永續人才聯盟暨淨零永續學校成立記者會」上宣布,成立淨零永續學校以及籌組淨零永續人才聯盟,與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等6大公協會合作,培育更多碳盤查專家等相關人才,解決產業綠領人才缺口。

工研院長劉文雄說,2050淨零排放已經是一定要達成的目標。工研院去年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積極投入研發零碳或減碳的創新科技,目前已有上百項技術成果;同時透過「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走進產業、協助產業找到淨零解方。淨零永續人才聯盟未來將會提出很實際產業需求,淨零永續學校將隨著產業需求訓練更多人才,訓練更多碳盤查專家。

劉文雄表示,將從三方面培育綠領人才,首先,鏈結產業公協會,掌握數千家會員企業綠領人才需求,盤點並補足產業缺口;其次,由淨零永續學校設計系統化課程,培育符合產業所需綠色人才;最後,鏈結典範案例分享減碳相關技術成功經驗,協助企業掌握資訊。透過推動產業淨零生態圈學習,發揮以大帶小的力量,全面提升企業減碳能力。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暨淨零永續學校長周怡君說,企業邁向淨零,組織須具備認知力、管理力及技術力三力,包括建構企業內部各階層員工對於淨零永續、循環減碳的基本認知力;建構企業碳管理力,以實務教學帶領企業找到的碳熱點、排碳量;匯聚工研院各種低碳製造、綠能導入與能源管理等應用技術,培育各類減碳技術的專業人才。透過系統化課程,再輔以課後協助學員找技術與找專家的加值服務,將有助企業更快速找到淨零碳排的突圍對策與落實減碳工作。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指出,依據經濟部與環保署的統計,台灣的用電大戶及排碳大戶中,資通電機電子(ICT)廠商的占比近40%,電電公會已提出「台灣ICT產業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也希望透過加入「淨零永續人才聯盟」,加速與跨領域不同的產業一起交流,獲得減碳相關技術與作法。

台灣化學產業協會理事長陳偉望說,化學工業目前減碳的瓶頸,需在不增加碳排與汙染的前提下,讓化學品升級,且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化學工業的碳排量,逾6成來自上游原料端;而電子業、紡織業各有8、9成的碳排來自上游。因此,減碳不能只有企業單打獨鬥,淨零永續學校以減碳實務及技術導向為教學重點,正是業界迫切需要的。

工研院提到,與工研院合作的6大公協會包括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電路板協會及循環台灣基金會。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