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7月外銷訂單意外翻黑 中國限電8月續看衰

經濟部公布7月外銷訂單542.6億美元,雖創歷年同月次高,但年減1.9%。(中央社)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在22日發布7月外銷訂單,訂單金額542.6億美元、年減1.9%,是繼今年4月後,今年第二度翻黑。展望未來,統計處說,中國限電是一大風險,廠商悲觀後續動能,「8月接單表現要轉正不容易」。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7月外銷訂單統計,統計處原估7月金額介於555億至570億美元、年增0.4%至3.1%,但在22日公布數字低於預期,為542.6億美元,雖然僅低於去年7月歷年同月最高紀錄,今年7月接單金額創下歷年同月次高,不過年減1.9%、月減7.8%。

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雖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但7月外銷訂單表現低於預期,主因是全球通膨壓力仍高、終端市場需求下滑、客戶積極調整庫存,以及去年同月基期較高等因素所致。

觀察產業別狀況,主要接單貨品別,電子產品是唯一正成長表現,7月接單金額177.8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8.8%。經濟部分析,受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增,致接單成長。

黃于玲表示,觀察中國近期經濟情勢,雖因解封恢復內需動能,但反彈力道不如預期,且8月生產又受限電措施影響,加上中國經濟放緩走勢不變、外銷受全球市場趨緩衝擊,8月接單表現要轉正不容易。

黃于玲表示,廠商會看壞8月接單表現,主因是美國帶動全球升息浪潮,以及居高不下的通膨,衝擊終端需求,其次是產業鏈為因應前述狀況,採取積極調整庫存策略。

黃于玲也觀察,廠商擔憂8月外銷訂單表現的三大風險,首先是疫情反覆,中國採取嚴格管制將影響生產、消費;其次,俄烏戰爭與台海情勢緊張等地緣政治風險;第三則是中國限電尚不知要持續多久、規模是否擴大。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