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遇見客家獅」獅頭文化展 展出70件客家獅作品

2022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遇見客家獅」獅頭文化展,即日起至10月2日在雲林詔安文化館展出,(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 2022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遇見客家獅」獅頭文化展,即日起至10月2日在雲林詔安文化館展出,本次展品有借展的老獅頭,楊永雄老師作品近三十件及兩期學員作品,總計約70件,現場還展示研習班製作獅頭的分解流程,透過本次展出,讓民眾對於詔安客家獅有更深入的認識。

楊永雄的作品
楊永雄的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楊永雄依照片圖樣仿製各地的造型特殊的獅頭作品
楊永雄依照片圖樣仿製各地的造型特殊的獅頭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遇見客家獅」獅頭文化展,學員的作品
「遇見客家獅」獅頭文化展,學員的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民政處副處長陳良駿表示,今年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由貓兒干文史協會特別規劃「遇見客家獅」獅頭文化展及文化論壇2個單元活動,以詔安客三寶之一的「客家獅開嘴獅」為主題,進行獅藝文化的探討及作品展示。

這次的獅頭文化展內容十分多元,除了客館獅頭製作工作坊的獅頭作品之外,也展示不同類型的獅頭作品、傳統獅頭製作過程的實物展示、在地老獅頭文物,以及獅頭文化及在地開嘴獅文史調查資料展等,歡迎大家從即日起到10月2日,來到詔安客家文化館觀賞。

獅頭的製作流程。
獅頭的製作流程。(廖素貞/大紀元)
民政處副處長陳良駿(右)與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
民政處副處長陳良駿(右)與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雲林縣府提供)

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表示,開嘴獅為詔安客家三寶之一,為了呈現在地珍貴文化資產及後續舞獅文化推廣,特安排本次獅頭文化展;為了探索詔安開嘴獅的起源,本次策展從去年開始收集獅頭相關資料,並依照片圖樣仿製各地的造型特殊的獅頭獅頭,累計製作了二十幾頭不同造型的獅頭,都在本展示場展出,讓民眾從實體物件認識各地獅頭的異同。

今年度更開辦獅頭製作班,因疫情關係採取小班制,累計18位學員完成獅頭製作學程,並帶回自己的作品;七月底,獲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補助,開辦獅頭製作人才培育班,學員從土胚塑模、紙糊到作品完成,學習傳統工藝技法,16名學員趕工完成作品參加這次展示會。

文化觀光處表示,除了本次的「遇見客家獅」的獅頭文化展,9月24日(六)也將辦理「客家獅開嘴獅」文化論壇,邀請到3位相關的學者、藝師,從不同文化發展面向的對話及討論,探討開嘴獅與詔安客的關係,讓詔安文化節的活動不只是體驗式的參與,更要帶給民眾更多詔安客家文化與知識的分享與交流,讓文化紮根的工作更為充實。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