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僑務委員長:台灣靠軟實力贏人心

台灣僑務委員長童振源。(陶靜慈/大紀元)
人氣: 1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2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陶靜慈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9月4日,台灣僑務委員長童振源在列治文與溫哥華的華文媒體見面,希望能夠加強台灣與世界各國聯繫,將台灣的軟實力推廣至世界各地,以至互惠。

童振源自上任以來已多次走訪世界各地,此次他造訪美加多個城市,其中包括加拿大西岸的溫哥華,東岸的蒙特利爾、多倫多和渥太華等城市。

國力強勁的人文內涵:真善美

2022年9月4日,台灣僑務委員長童振源在列治文與溫哥華的華文媒體見面,希望能夠加強台灣與世界各國聯繫。(陶靜慈/大紀元)

在此次的媒體見面會上,童振源介紹說台灣目前經濟發展強勁,2020年,在疫情期間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國家第一名,名列世界前茅。特別是半導體,今年7月出口高達155億美金,成長率是17%,已經是連續39個月的正增加。

不僅是在經濟方面,台灣的文化和其他技術方面的產業都非常亮眼。童振源希望全球的僑胞能夠把台灣的科技、醫療、文化等產業帶到世界各地。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對台灣有深入的了解,更加了解台灣,才能去跟在地國說明台灣的真善美。

他說:「我們不敢說台灣沒有缺點,但是相對來講,我相信在世界的評價,像InterNations,大概台灣被評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要麼第一、第二都有,那麼還包括相關的單位評價。」

在新聞自由方面,2015年,無疆界記者組織的評比中,台灣從51名進步到38名。而與之相對應的,中國現在是倒數第6名,排行全球第175名,香港在過去的一年裡也倒退了68名。

台灣的美食不僅名揚世界而且應有盡有,童振源說,吃日本料理,台灣不比日本差,吃德國豬腳,說不定台灣也比德國好。

台灣的表演藝術也很興盛,以台灣區區2,300萬人口就擁有二十幾家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團體。

幫助台商將台灣科技文化傳遞至世界

當然僑民們努力將台灣的文化、科技等傳遞到全世界,台灣也要給他們提供適當的環境和資源 ,幫助他們的企業壯大。

對於如何幫助僑胞,童振源說,他們在台灣找到涵蓋農、工、技術等方面的台灣著名的十二家研發單位,如果台商有機會回來參訪,這十二家研發單位會接待,以提高台商的技術水平。

對海外台商的幫助還體現在人才的培訓方面,台灣一直在辦各種技術培訓班,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倍受歡迎,因此這些年來,培訓項目成長迅速。

華語文教育的根本:自由民主 多元包容

談到華語文在世界各地的推廣問題時,童振源指出,台灣的華語文教育與孔子學院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是在一個民主自由的教學環境,內容是一回事,但重點是你可以自由自在地教學,你可以批評,你可以建議,你可以教你想要教的東西,我們不會去涉入整個僑界的教學方式,事實上我們是尊重的。」

對於在地國的師資,童振源表示,到疫情結束後,也會擴大邀請,讓相關的教師了解台灣的變化,了解台灣的文化、藝術,了解台灣的科技、醫療等等產業。因為華語文教育,不只是教文字,在文字的背後還要有它的內涵 ,而這個內涵就需要有對台灣的了解,了解台灣這個多元、開放、包容、自由的文化體系。

而且推廣也都是在地國有要求,比如美國,是美國政府提出邀請,台灣再給予專業上的協助。而歐洲,甚至沒有台灣僑務組的工作人員,合作的都是歐洲當地的民間力量。

強制令人反感 尊重贏得人心

童振源說:「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多元開放的社會,是自由民主的社會,政府在很多事情上面不能跟大陸一樣,大陸是用它強制的力量,跟它政府在溝通,而且直接把錢撒到各個大學裡去,要配合它們(中共),當然,配合也可以,但你不能限制人家的言論自由。台灣不會這樣做。」

推廣的效果也是明顯的,從去年六月開始,本來只準備示範5家,結果來了28家來投,最後同意18家;今年又增加了25家,這樣在一年多的時間就有了43家,而且也都做出了一些成果。

在教科書的編寫上,童振源強調:「在台灣教書的內容也都是由專業團隊來編撰,我完全沒有介入,我想這些都是我們要尊重的,對學術交流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專業的涵養,不要說我們要求什麼就是什麼。」

台灣無論是對媒體還是教學內容,台灣政府都沒有介入,靠的不是強制手段而是軟實力。

童振源在僑教會議中說,語言不只是文字學習,還傳遞著文化與價值。正因為這樣,美國才更願意與傳遞良善價值、不干涉民主自由的台灣合作。他說,台灣人民良善、熱情,有愛心,他以泰國為例,台灣的九大宗教,包括五個國家團體,每一個都做了很多善事,受到當地社會的很大肯定和支持。在非洲還有的開了八個分校,收的都是黑人的孤兒,不僅國語說的不錯,甚至還會說台語。

童振源認為在台海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台灣僑界反而體現出非常強的向心力,絕大多數人都是認為大陸這種行為是不能被接受的。甚至很多人自發自願地出錢出力組織了很多支持台灣的活動。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家對大陸對台灣的威脅活動非常反感。

而台灣是以自由民主,多元、包容的理念去對待一切,幫助企業與民眾提升,而不是介入去要求人們如何。

童振源以媒體為例說:「台灣的政策就是要尊重媒體,我們不介入,我們只是創造舞台。」

責任編輯:林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