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浮光掠影寶島行(一)

台灣式熱情初體驗

文:安平雅

台灣桃園機場一角。(徐曼沅/大纪元)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11月012日訊】登上華航航班,我的七天六夜台灣行也隨即展開。

雖然航班比較滿,我和一位女士各坐在相鄰過道的位置,這是中間排的其中一行,我倆中間的位置空著。起飛前,我們相視一笑,覺得這趟航程會輕鬆一些。

因為是夜間航班,在供應晚餐前機組人員都很忙碌,乘客也難有睡意。

猜想航班上大部分華人臉孔應該是台灣人。我開始隔著空位和另一邊的女士聊天,不出所料,她說從台灣來悉尼是為了照顧剛生寶寶的女兒,女兒喜歡這裡,如今已結婚生子、置業定居。話語間透著母親的不捨,但也因為愛而支持孩子的選擇。

聊了一會,我向她請教在機場如何搭乘公共交通前往酒店。這位女士表示很抱歉,說自己因為平時不太搭公交,所以不會指路。但她還是很努力地跟我講解大致的方向與區域情況。

翌日清晨,航班著陸,拿好隨身行李,向女士道別時,她問,「還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

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她的「真誠與修養」。

乘客在台灣桃園機場提取行李。(徐曼沅/大纪元)

在機場搭乘捷運,因為要轉不同的線路,在台北車站,請教工作人員,素昧平生的女士,幫我規劃路線時,語氣好似熟人般熱絡,讓人感覺很親切。

台北車站,因匯聚高鐵、台鐵及捷運三鐵共構的地下多層車站,也相對複雜,據說,很多台灣人也會摸不清。

在這裡轉乘其它線路時,本以為跟隨指示牌卻還是走錯了,一位男士看到我在辨認方向,就主動帶我走去正確的通道,看到他腰間綁著護帶拿著拐棍,讓我覺得很抱歉,勸他止步,他一邊說沒關係,一邊堅持帶我走到通往站台的方向。

以前從網絡文章和朋友的講述中,對台灣人的熱情有所耳聞,親身體驗過後還是忍不住感慨與讚歎。那樣的熱情與修養融入在他們的舉手投足中,融入在他們的思想與情感中,是一種自然流露。

從桃園機場到台北車站的沿途,看向一側的窗外,滿眼綠色,不似北半球大部分國家。這裡高高低低的坡地覆蓋著茂密的植物,濃郁的綠色好像比悉尼的植物還水潤。大片綠色中,時而有白色水霧裊裊升起,為這樣的畫面增添了些許詩意。

台灣位於最大的大陸板塊(歐亞大陸)及最大海洋(太平洋)的交界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豐沛的雨量。在陽光、水、土壤的影響下,這片土地上的植物很容易發育成森林,因此形成北迴歸線上少見的森林生態體系。

在大陸板塊推擠下形成的這片島嶼,不同海拔高處藏著各具特色的步道,有森林祕境、小百岳、幽徑古道,展現著豐富的山林景象。

雖然與颱風「小犬」相遇,但還算順利地抵達酒店。一路上雖是匆匆體驗,但那質樸的熱情,以及沿途鬱鬱蔥蔥的亞熱帶景色帶給我留下難忘印象。

責任編輯:宗敏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