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送調查:foodpanda常用度下滑 二哥Uber Eats拉近差距

人氣: 1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拿手機點外送已成為疫後常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3日發布最新的外送調查指出,臺灣外送雙雄foodpanda與Uber Eats的常用度有縮減趨勢,其他外送業者也急起直追。分析師建議,業者可從品項多元化、夥伴生態系及消費數據分析等3大面向經營外送市場。

資策會調查報告發現,foodpanda常用度從2021年的77.8%,縮減至2022年的71.2%,Uber Eats則微幅下滑2%至58.8%。換句話說,臺灣外送的兩大龍頭,常用度差距由17%減至12%,二哥Uber Eats急起直追。

其他平臺常用度也有上升趨勢,排名第3的foodomo由6.5%提升到8.4%,全聯線上購PXGo!則首度擠進榜單、排名第4。

資策會指出,消費者開始增加餐飲熟食、生鮮雜貨以外的購買品項,尤其家長族群外送生活用品與冷凍冷藏的增幅最明顯,2022年生活用品的常用度年增3%,冷凍冷藏從14.3%成長至16.5%。

調查顯示,餐飲熟食仍為最大宗外送類別,整體常用度卻下滑至2022年85.3%,第二大宗生鮮雜貨(22.9%)僅成長0.9%。此外,在受調查消費者中,訂閱外送會員制的消費者達33.5%,年成長2.3%。

資策會分析師胡自立建議,外送業者可持續深化3個面向,一是品項多元化,提升單價與顧客使用的黏著度;二是夥伴生態系,藉由擴大互補合作夥伴與虛實通路,減少發掘新用戶的成本;三是消費數據深入分析,更細膩了解配送地區、品項需求、用戶輪廓,發掘具消費意願或消費力的族群。

胡自立說,由於臺灣疫情逐漸解封,民眾開始回流實體店家消費,確實已影響部分消費者使用外送的積極度。他說,餐飲業者可能紛紛將重心放在既有的餐飲熟食成熟市場,但如何積極開拓其他高利潤品項、確保獲利來源多元性,也是要思考的課題。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