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礎設施委員會:政府須謹慎填補基礎設施赤字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瑜編譯報導)據NZHerald 6月14日報導,基礎設施委員會表示,新的名為《鋪平道路》的報告警告,不要過度依賴公共債務,來為新西蘭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基建)赤字提供資金,該赤字達到2,100億紐元。

報告還警告,需要一個寬鬆的監管和移民制度來幫助完成該項目。

這份報告由馬修·伯查爾(Matthew Birchall )為新西蘭倡議(自由市場智庫)撰寫,從歷史的角度探討來政府基建的成功和失敗。

報告警告了基建中兩個明顯的狀況:政府過度參與決定建在哪裡、建什麼,及為新的基建提供資金而過度借貸,導致財政危機。

其中有一個基建項目的例子,雖然在建成數量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當時是 19世紀70 年代,總理朱利葉斯·維格爾 (Julius Vogel) 領導下的鐵路熱潮,鐵路運營線路的長度,從當時的僅74 公里增加到十年後的 2,000 多公里。維格爾在當時有非常寬鬆的監管環境,且得益於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僅在1874年,新西蘭就淨增了3.8萬名移民,直到2002年才打破當時創下的紀錄。但這個項目在其他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報告提到,當時政府在規劃方面高度參與,使得鐵路線路的選擇基於政治而非經濟原因。

當時這些項目的巨大成本使政府陷入了困境,在1870年至1876年間,維格爾從英國借款1,000萬英鎊(約合今天的15億紐元)。那時全球經濟正進入衰退時期,新西蘭的債務狀況受到了嚴重打擊。維格爾許多其它的基建項目被推遲或取消,導致大規模失業和社會動盪,國家花了好幾年時間才從中恢復。如此龐大的鐵路網路產生的經濟效益,從未如政府承諾的那樣「穩健」,但使政府陷入債務困境。由此,皇家委員會在1880年發布了一份對鐵路狀況的調查,指出政府在鐵路基建方面參與過多,導致修建了過多沒有相應需求的線路。

另外,羅伯特·穆爾登(Robert Muldoon) 政府需要對20世紀70年代的不確定能源環境負責。該計畫想通過一系列大規模的公共工程項目,將國內發電與製造業聯繫起來,希望廉價能源能使這些製造商成為有競爭力的出口商,有助於填補新西蘭巨額的赤字。

但事情並沒有按計劃進行。報告將該「Think big」計劃描述為「無可挽回的災難」。其八項計劃中的五項成本超過批准的兩倍以上,再次,過度的借貸使新西蘭陷入財政危機。

部分問題出於政治原因,報告得出結論,穆爾登為了政治利益而無視官員的合理擔憂。

報告同時指出,政府與私營企業的合作是第一屆工黨政府公營住房取得成功的關鍵,還有,上屆國家黨政府成功推出超高速寬帶,與澳大利亞災難性的推出寬帶形成鮮明對比。

ACT黨對該報告表示歡迎,其基礎設施發言人西蒙·科特(Simon Court)表示:這強調了需要採取ACT黨的政策,利用私營企業和當地知識來加快發展基建。

責任編輯:藍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