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原大學畢業典禮 張善政肯定全人教育受用一生

中原大學畢業典禮首度頒發「全人義行獎」,表彰畢業生賴群詠(左)救人義行。右為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中原大學提供)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中原大學第66屆畢業典禮,畢業典禮中首次頒發「全人義行獎」,表揚化學系畢業生賴群詠利用課餘擔任義消,並以救護專業成功救活瀕死病患,充分發揮「全人」精神。

桃園市長張善政肯定中原大學推行「全人教育」,更著重於建構為人的基本態度及精神,將是學生受用一生的珍貴價值,也是中原大學不同於其他學校的教學特色。中原大學企管系傑出校友、現任輝達(NVIDIA)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邱麗孟則擔任致詞嘉賓,勉勵學弟妹要愛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能迎接美好事物,擁有璀璨人生。

桃園市市長張善政出席中原大學畢業典禮,肯定校方辦學認真、績效卓著。(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表示,112學年度畢業生合計3928人,宗教研究所畢業生周義祥,高齡89歲,僅用兩年時間即完成長達9萬餘字的論文,取得碩士學位,終生學習精神是青年學子表率。而「智慧運算與大數據碩士學位學程」產生第一屆畢業生,擁有時下最熱門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量子計算專業知識,是科技業炙手可熱的人才。

輝達NVIDIA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邱麗孟鼓勵中原大學畢業生「愛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中原大學提供)

跟上「AI教父」黃仁勳旋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公開演講中,點名17所大專院校為NVIDIA重要合作夥伴,其中包括中原大學,引發各界關注。中原大學畢業典禮也邀請到擔任輝達重要職務的中原畢業校友邱麗孟到場為畢業生勗勉。邱麗孟是中原大學企管系大學部及碩士班畢業校友,曾被媒體評選為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執行長之一。她帶領NVIDIA榮獲經濟部「金商獎-優良外商獎」,擁有豐富的市場行銷和業務拓展經驗。

邱麗孟鼓勵中原學弟妹「愛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她說,學弟妹們擁有年輕的優勢,充滿無限可能,若能愛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相信美好的事物就會迎向你。而愛自己的人會做五件事:自律、不停學習、自我探索、對自己負責,也會充滿熱忱,從事自己喜歡、有興趣的工作。她在念中原第一屆企管研究所時,受到系上老師的影響,很早就確定未來要從事市場行銷的工作。邱麗孟說,她很幸運能在NVIDIA,公司的核心價值與她契合,包括:創新、團隊合作、誠實正直、速度與敏捷、追求卓越,這也是未來進入職場的畢業生應該擁有的價值與信念。

中原大學第66屆畢業典禮登場,師生校園巡禮。(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中原秉基督愛世之忱立校,奉行全人教育理念,培養學生除了擁有專業知識以外,也有博雅跨域的素養,並以此博雅跨域素養為底蘊,將各種專業知識不斷轉化為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他期待中原畢業生能學成為斜槓π型的具有未來性的全方位發展的人才。李英明指出,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希望畢業生要不斷接觸、學習、了解和反思,讓這些科技成為擁抱和改變世界的工具,但不要迷失其中被它宰制或是抗拒它。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期勉畢業生成為具有未來性的全方位發展人才。(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向中原創校以來最高齡畢業生周義祥致意,周義祥在87歲高齡時報名宗教研究所,2年完成論文畢業,完完全全發揮他的潛力。張光正鼓勵畢業生要盡力發揮上帝所賜予身、心、靈各方面的潛力,充分發揮個人潛力就是成功!

中原大學最高齡畢業生周義祥(前排右二),年近90取得碩士學位,終生學習精神令人欽佩。(中原大學提供)

張善政提到,隨著時代變遷,知識內容快速變化,畢業後在校園所學知識或已無法應付職場需求,然而就學階段所習得的讀書及研究方法,將是畢業生們不斷進步,繼續在各專業領域前行的重要基礎。

張善政指出,步入社會後,開始打拚自身事業職涯,需要更積極學習新事物,不要放棄任何學習新知的機會;張善政並以他擔任市長的工作為例指出,市政工作涉及許多領域,故而他仍持續學習,充實各方面的知識。

中原大學畢業生最高榮譽「全人標竿獎」,特優獲獎學生為機械工程學系劉得恩,也是畢業生致詞代表。劉得恩畢業後將就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直攻機械工程博士班。劉得恩說,中原大學是一所基督教大學,並致力於以「信望愛」的全人理念栽培每位學生,非常感恩上帝把他帶到這所充滿愛的學校。

中原大學畢典頒發「全人標竿獎」,獲獎學生合影。(右2為特優劉得恩同學) (中原大學提供)

根據2025 QS世界大學排名,中原大學在全台公私立大學中排名第15,「就業表現」指標更排名全台第9。中原大學秉持「我們瞭解人人各承不同之秉賦,其性格、能力與環境各異,故充份發揮個人潛力就是成功」之教育理念用心辦學,期望能培育出對國家社會有貢獻之跨域人才,造福人群。◇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