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划著獨木舟 一起到烏岩角看日出

划著獨木舟,勇闖烏岩角。(劉天靈提供)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宜蘭報導)「我個人划獨木舟已經20年了。我在加拿大讀書,2000年開始玩獨木舟,因為很喜歡,所以回台灣後推廣這個活動。我在台灣划船已經20年了。」人稱天天教練的劉天靈說。

台灣的民眾對海洋還不如爬山那麼熟悉。(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烏岩角其實是一個小島,是一塊很大的石頭,跟台灣本島是分開的。它很有名是因為它是台灣中央山脈的起點,從那裡往南延伸500公里到鵝鸞鼻。那個地方沒有道路、沒有馬路,也沒有登山步道,只有兩個方法可以到達:一是划獨木舟,另一個是從舊蘇花公路攀岩下去。因為那邊平常沒有人,所以人煙稀少,也沒被污染,風景很漂亮,尤其是海水非常乾淨。」

烏岩角是中央山脈的起點。(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台灣玩獨木舟最好的海域其實整個台灣都很好,因為台灣是島嶼國家,四面環海,包括澎湖、綠島這些離島都很適合玩獨木舟。」

他接著說:「沒有哪個海域是最好的,每個海域都有自己的情況,東邊有東邊的好,西邊有西邊的好,離島有離島的好,風景都不一樣。大家可以到不同的地方玩海上活動,宜蘭、花蓮、基隆、台南、墾丁、澎湖都可以。除了少數的管制區和漁港,其他地方都可以玩,玩的地方很多,希望大家多多參與這個活動。」

在烏岩角,迎向美麗的日出。(劉天靈提供)

海上獨木舟。為什麼會吸引人?

劉天靈: 「獨木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風行起來的。台灣的民眾對海洋還不如爬山那麼熟悉,所以這幾年這個活動才興起。大家覺得很新鮮。我們努力推廣,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大海,認識我們這個海洋國家,親近海洋。」

獨木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風行起來的。(劉天靈提供)
划向烏岩角海上活動,適合親子遊程。(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我很喜歡小孩子,從小就有當幼稚園老師的願望。所以我會鼓勵小朋友來跟我們玩。每次有小孩子來,我的印象都很深刻。小孩子比較好動,有時候我教他們往右,他們卻會往左,很有趣。」

小朋友也可以成功划到烏岩角哦。(劉天靈提供)
烏岩角不同的視角。(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在烏岩角帶小朋友玩時,小孩子常常超出我們的掌控,這時候我們就很有挑戰性。我會跟小朋友鬥智,比如說我要回去了,小朋友卻說不要,還要玩。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樂趣,如何跟小孩子相處、帶小朋友玩戶外活動、與小朋友溝通,這些讓我印象深刻。小孩子對我來說更有挑戰性,我很喜歡做這些事。當小孩子都乖乖聽話,集合活動順利時,我會很有成就感。」

劉天靈: 「會在烏岩角上岸、停留、休息,然後會帶大家去海裡玩水。這時候平常不會碰水的人,會玩得特別開心。我常常說時間到了要上來,他們就會說,再玩一下嘛,因為平常不會接觸這樣的活動,所以他們玩得更開心。」

看到太陽從海平線浮出來,遊客直呼太美了。(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如果會游泳當然最好,但每個人都有救生衣。救生衣讓我們在水裡會浮起來,所以不會游泳也沒關係。有趣的是,我們發現不會游泳的人,平時不會去海裡,但穿上救生衣到海裡,發現自己不會沉下去,會玩得比會游泳的人更開心。」

划到烏岩角,可以躺在海面上休息一下。(劉天靈提供)
帶著狗狗一起划上岸。(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帶大家划獨木舟到那邊,待一個小時再回來。那邊基本上沒有被污染,很漂亮。我們帶大家上岸後,因為都穿著救生衣,所以會到海裡玩。有些人會休息、看風景、享受悠閒時光,有些人會穿著救生衣漂在海面上,甚至可以躺在水上睡午覺、玩漂浪。海面上有幾顆礁石,旁邊有熱帶魚游來游去。我會站在礁石上帶大家浮潛,大家可以戴著蛙鏡,看水裡的熱帶魚,享受浮潛活動。」

劉天靈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大海。(劉天靈提供)

攀岩跟划獨木舟裝備不同

劉天靈: 「在玩獨木舟的時候,有些遊客會看到攀岩的遊客,因為我們去烏岩角那邊,他們是攀岩客,我們是划船客。每個活動都有自己的危險性,所以我會讓遊客知道這個活動的安全性和危險性,並提供相應的配備。 我們有時會看到攀岩客,就會問我可不可以去攀岩,我會說不可以,因為攀岩的人有攀岩的配備,有繩子和釦子。我們身上沒有攀岩的配備,只有划船的配備,所以只能進行划船的活動。 每個戶外活動都有危險性,我們會讓他們知道危險在哪裡,通過上課和提供配備來避開危險。」

穿上救生衣到海裡,發現自己不會沉下去,會玩得比會游泳的人更開心。(劉天靈提供)

划獨木舟前的建議

劉天靈: 「建議下海前不要吃得太飽,大概吃個五分飽就好。建議吃麵包、水果,不要吃流質的東西,因為有些人在海上可能會暈船。我會請遊客在出發前30分鐘吃暈車藥,如果平常有暈車的人有可能會暈船,這樣可以避免風險。吃的話就是麵包和水果,帶點飲用水出去。在划船過程中大家通常不會想吃東西,只有在上岸休息時或活動結束回來時才會肚子餓。因為我們在划船運動,所以不太會餓,只有在休息時才會想吃東西。」

劉天靈: 「建議下海前不要吃太飽。(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凌晨四點集合,五點出海。集合時會上課講解,等到天快亮、太陽準備出來時出海。划獨木舟技巧基本上是兩個人一艘船,兩個大人一艘。划船的技巧主要是正確拿槳。槳要拿正確,划的時候船才會正確前進。如果槳拿得不正確,船可能會晃來晃去,前進得也慢。所以我們上課時會練習操槳,槳面入水時施力方向要和槳面垂直,這樣船行進才會順利。」

槳面入水時施力方向要和槳面垂直,這樣船行進才會順利。(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如果兩人划船不平衡翻船了,教練會過去把你拉回來。翻船後,人會浮在水面上,落水的人扶著船,教練會把船翻回來,然後把人拉回船上重新出發。 上課時我們會教如何避免翻船。避免翻船的重點是兩人重心不要同時往一個方向偏移。比如,一個人要從右邊拿東西,沒有提醒後面的人,兩人一起往右邊就會翻船。所以在船上,兩人要隨時保持默契,比如一個人要從右邊拿東西,要跟後面的人講,讓後面的人往左邊靠,這樣維持平穩就不會翻船。」

兩人一起往右邊就會翻船。(劉天靈提供)

行前的準備與防範

劉天靈: 「活動前會先看天氣預報,有兩個重點。第一,如果風很大,浪就會比較大。如果浪高超過1.5公尺,我們就不會出海。1.5公尺以下的浪屬於小浪,我們才會出海。超過1.5公尺的浪,我們統一不出海,因為有風險。我們以安全為主,所以只要風小浪小,我們就可以出海。」

劉天靈: 「會在烏岩角上岸、停留、休息,然後會帶大家去海裡玩水。(劉天靈提供)

「有時候天氣飄雨,我們一樣可以出海,只要浪小風小。但如果天氣很好,大太陽,可是風很大浪很大,我們一樣不能出海。最重要的不是看天氣好不好,而是看風浪的大小。」

最重要的不是看天氣好不好,而是看風浪的大小。(劉天靈提供)

劉天靈: 「只要有安全的教育、正確的上課和安全的配備,就可以很正常地接近大自然,發現海洋其實很貼近人。在出海前會看天氣預報,正確上課,就可以享受海洋的大自然,讓台灣成為名副其實的海島國家,讓大家都能親近水域。這是我在推廣海洋活動的概念。」

教練隨時陪在身邊,讓遊客有充份的安全感。(劉天靈提供)

我們希望遊客不要在海裡亂丟垃圾。看到漂浮的垃圾,比如寶特瓶、保麗龍,會提醒隨手撿起來帶回岸上收集丟掉。讓遊客響應這個活動,撿海上和沙灘上的垃圾,維持乾淨。所以我們鼓勵大家不要在海上亂丟垃圾,反而要在海上撿垃圾。

呼籲遊客不要在海裡亂丟垃圾,保護美麗的海洋。(劉天靈提供)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