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体温调节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胎儿在母体内的体温比妈妈高0.50℃,出生后进入外围环境,即使分娩室温度高达24℃,比新生儿体温还是低13℃,这么大的温度差,加之新生儿自身特点为体表面积大、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多等使其散热更快,出生1小时内体温可降低2.5℃,在中性温度下约6—8小时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的l一2天内体温仍不稳定,所以生后头2天不主张洗澡,尤其冬天要加强保暖,以免热量散失。

以后洗澡时室内也要暖和,洗完后立即将头部及身上擦干包起来,尤其头部,其面积占身体的1/4,散热较多。适中温度或称中性温度,指最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保持人体的正常体温,且人体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

新生儿的适中温度与其成熟度和日龄有关,正常新生儿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0—32℃,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较正常儿稍高。要使新生儿得到最好的护理,就要给他一个适中温度。

‘?缭s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室温过高,新生儿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若同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新生儿就会发生“脱水热”,所以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通风,供给足够的水分。

冬天,天气寒冷,新生儿体表面积大,散热快,能量贮备不足,容易发生硬肿症及肺炎,所以冬天要保暖。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可能为日后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麻烦,甚至是死亡。新的科研成果表明,在妊娠的最初12周,某些分子会影响到胎盘的生长,进而可能导致新生儿体重过轻。
  • 据最近一期《美国医学协会期刊》报道,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在接触几次针头后,新生婴儿便幵始发现针头与疼痛的关系。
  • 根据多伦多大学附设病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对四十二名婴儿的调查,新生儿在接受几次扎针后,便学会了预知疼痛。这项刊载于二十一日出刊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发现,罹患糖尿病母亲产下的新生儿,因医生必须在他(她)们的足部扎针采集血样,以便检查血糖含量,所以在出生二十四小时后,已能感受刺痛的滋味。
  • 人们常以为高血压病是成人尤其是老人的专有病,却不知婴幼儿甚至新生儿也会罹患此病。儿童高血压的症状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医生也容易忽视这方面的检查。
  •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近日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科研人员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妇女在怀孕期间长期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日后所生出的孩子有可能患上心脏疾病,这是科研人员首次确认空气污染与新生儿心脏疾病有某种关联。
  • 又有三名儿童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一家公立医院死亡,四天来已经有十八名儿童陆续死亡,包括一名新生儿,引发民众抗议声浪。罗依儿童医院院长孟达尔告诉媒体:“两名儿童在三日晚间死亡,另外一名儿童在四日清晨死亡,死亡儿童的年龄一至两岁。”
  • 台湾学术界已证实,接种B型肝?怚i以预防肝炎,估计B型肝炎所提供的保护效力为十五年,一九八四年第一批接种疫苗的新生儿现在都十八、九岁了,当初接种的疫苗是否还有效呢?台大医学院院长陈定信今天表示,研究证实,疫苗对人体仍有保护作用,可降低罹患慢性肝炎的危险。
  • 为了鼓励母亲亲自喂哺母奶,国际母乳推广协会近日起到七日止,连续第六年在世界各国进行母奶推广周活动。不过,一向都是以母奶亲自喂哺婴儿的意大利妇女,却逐渐脱离这项优良的传统。意大利妇女一向以母奶喂哺婴儿,即使在公共场所也是司空见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过近年来,许多年轻的女性因为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喂母奶的时间已经从原本长达一、两年,缩短到只有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或是中间参杂以牛奶代替。根据统计,全意大利每个月约有一千五百名新生婴儿诞生,能够持续吃母奶到一岁左右的大概只有九十名左右,女性平均喂母奶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逐渐扬弃过去优良的传统。意大利母乳推广协会表示,喂母奶不但可以增进母亲与婴儿间的心灵互动、情感交流,也可以让妇女日后减少罹患乳癌、卵巢癌的概率;同时还可以让新生儿避免腹泻、呼吸道感染、耳朵发炎或泌尿科疾病。可以算是一举数得,好处多多。(http://www.dajiyuan.com)

  • 新生儿出现黄疸一般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新生儿总胆红素超过14mg/dl,早产儿超过10mg/dl,就属于重症黄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