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罗宾逊女士谈全球化对人权的影响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记者叶书行10月17日康州报导】十月十日和十一日,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于康州新港市(New Haven Ctiy)联合举办全球化趋势研讨会,前爱尔兰总统、前联合国人权高级委员会主席玛丽‧罗宾逊女士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全球化和未来人权”的演讲。

罗宾逊女士在开场白中表示欢迎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03年度和平奖授予伊朗著名人权活动家希林-伊巴迪律师。罗宾逊女士指出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在于昭示人们,应当用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处理矛盾,求得共识以避免冲突。她认为将此殊荣加于一穆斯林妇女,明确地表达了一个信息,即不论宗教信仰和性别,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也间接地否定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歧视妇女、不尊重妇女权益的做法。

罗宾逊女士扼要地描述了当前世界的状况,她认为国际贸易及交流增长的同时亦引起了冲突的加剧,比如宗教取向和世俗社会差异扩大、南北差距增加、贫富更加悬殊。在这样一个繁杂的世界,市场利益、人文因素和思想冲击交织在一起,处处充满矛盾。如今全球面临众多的挑战,比如经济萧条、不公正的事时有发生、恐怖活动猖獗、病疫滋生和环境恶化等等。在这样的情势下,人权往往会受忽略,所以应更加重视保障人权。这也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担起责任来共襄义举。

罗宾逊女士认为爱滋病患者的权益和移民的权益没有得到足够的保证。有些地区歧视妇女,以致患爱滋病的妇女得不到护理和治疗,这客观上亦加剧了爱滋病传播。针对这一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各国政府都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采取有力措施防治,同时人们需要改变心态,不能歧视爱滋病人。

关于保护移民权益的问题,罗宾逊女士指出移民的目的包括脱离贫困、寻求机会等等,这些都是人权的一部分。但当前尚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员自由流动,以致有偷渡和人口走私现象的发生。由于身份的原因,非法移民往往是受到剥削和利用的对象,这可以说是新形式的奴隶制,保障这些人的权利是当务之急。

罗宾逊女士认为人权有国际共同的标准。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可能有不尽相同的价值观,但一些基本的人权原则是共通的,比如人人平等、不受歧视的公平原则。同时对各国政府的要求也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得守信用、负责任,
制定公平的政策保护人权。

罗宾逊女士强调人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益,保障人权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责任,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差异和多元性、传统的统治模式等等都不能作为侵害人权的借口。她进而说明全球化趋势亦能促进各国政府更加守信义,同时也会加强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以共同保护人权、维护宗教信仰自由和维持多元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艾巴迪启程返回伊朗
希腊法庭拒绝引渡俄罗斯财阀古辛斯基
张玉祥:为-----什-----么------!
【专访】台湾律师公会理事长谈起诉江泽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