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早餐

李苑芳(猫头鹰图书馆馆长)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吃饭喽!”听起来总是那么的令人兴奋!一张张饥渴的肚皮,紧贴在餐桌旁,饿呼呼的连筷子都要倒退几步。可是,为什么有时候相同的呼唤,却换来不同的结果?甚至于还成为亲子间战争的引爆点?〉

目送着幺女奔向教室后,便转身走入图书馆,一边流览着馆内的藏书,一边思索着以后说故事的走向。

“猫头鹰,你今天要讲什么故事?”回头一看,是个小女生。
“哇!今天你来得可真早,想听什么样的故事?”我牵着她的小手走进“赤脚区”。
“我好喜欢看《张开大嘴呱呱呱》那本书喔!你下次再带来给我们看好吗?”我笑着点点头;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可以开始了吧?”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挤过来;这时小门一推,跳进来一张又瘦又黑的酷脸。
“你来了!真好,我们正要开始,等你喔!”他找了一个空位,整个人就四平八稳的躺了下来。

“好了,开讲喽!”正当我们神游于故事的情境时,突然传来一声吆喝:
“小威,早餐在这里,快拿去吃!”
思绪一断,全部的人都回过头,除了那张酷脸。

“快来拿啊!”
大家错愕地盯着那位兀立在书柜后面的她,除了他。
“你大概就是猫头鹰吧?我是小威的妈妈,我拿早餐来给他吃。”妈妈打完招呼立刻转过头说:

“小威,你快点过来拿去吃!”
还是没有任何人过去,她隔着矮柜拎着一个塑胶袋,在半空中晃动着。
“小威?”我带着询问的眼光,看着那张酷脸;他一骨碌的跳起来,一把抓住塑胶袋,立刻回到原地坐下。

“小威,快吃啊!”她又大声地吆喝着。

这时,孩子们对这出只停格在“吃与不吃”之间的老戏码,渐渐地觉得不耐烦了;可是,很明显的,眼前这个尽职的妈妈不盯着她吃完,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小威妈妈,也许他想待会儿再吃吧?”我考虑了一下,说:
“你这样,小朋友没有办法听故事。”

哎!又是一个可怜的妈妈,她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重复的叮咛着,在她离去后,“快吃!”这句话仿佛还飘荡在大家的耳边缭绕不已。
所有的人全都吁了一口气!
“嗯,我们说到那里了?”

孩子七嘴八舌地提醒着我,故事渐渐地再重新架构出来,那张酷脸也躺回了原来的姿势,而那包早餐则静静的陪在他身旁。当我们正在热烈的讨论时。
“小威!坐好,专心听猫头鹰讲故事!”严厉地叱喝声,着实地把我们给吓了一大跳。
那位妈妈不知何时又跑了回来,“你怎么躺着听故事?一点也不专心。”

天啊!我们本来就很专心的嘛!

“小威妈妈,那是我们同意的听故事方式之一,而且他一直都很认真地在听!”
“早餐吃了没?”原来还是为了这个才再回来。
不料,那张酷脸突然忿忿地拿起早餐,用力地丢还给她,她错愕地一愣,“啊!你还没吃!过来,立刻把它吃掉!”她与他之间看来又要老戏重演了。

“我不吃了,你走开!”这次,小威的态度似乎更加强硬!
“不可以不吃!来拿着!”她手中的早餐,依然没人接走。
两人就这样僵在那里。

过了好一阵子,她百般无奈地把它放在矮柜上,说:“我要去上班了,猫头鹰拜托你,请你盯着他吃完,不然他是不会吃的。”
“我会提醒他的。”
就在故事接近尾声时,我突然发现那张酷脸,不知何时溜到场外的墙角边,一副随时要离去的样子。

“咦?你不是小威吗?你走的时候要记得把早餐带走喔。”
“我不是小威!”说完转身就跑了;留下那包丢在矮柜上,孤零零的早餐与一脸的错愕的我……。

后记:
当我拎着早餐,气喘叮叮的找到小威时,他依旧板着那张酷脸一副不爱搭理人的样子。
“小威,这是你的早餐,你忘记拿了。”
“我不要吃!你把它丢掉!”
“你不喜欢吃早餐吗?”虽不回答,从他的表情也得知答案。
“可是你妈妈担心你会肚子饿,没力气打球。”我经常看见他在球场上奔驰。“所以她才会带早餐来给你吃啊!”

“你是不是不喜欢吃三明治?”他终于点点头,生气地说:
“那么多,我根本吃不完!而且又干又难吞!”
“这样的事,有没有跟妈妈说过?”
“跟她说?算了!她根本不会听的,她从来都不听我说的!”

“可是,你每天却要为了早餐这件事而生那么大的气,也是很累的;要不要试着回去跟妈妈好好说,让妈妈知道你想吃什么,请妈妈买给你,好吗? ”

以前,曾经听老师说过,小朋友会偷偷地把卤蛋、鸡腿丢进教室的垃圾桶里;因为,妈妈认为要吃那么多才有营养,不可以不吃。所以,不爱吃或吃不下的人就只有“灭迹”一途了!这种以前被视为“会被雷公打死”的重大恶行,不知怎么却盛行于这一代;是人心不古了?还是因为,现代的妈妈带着过去挨饿的记忆,来喂养今日面对着食物充斥生活的儿童?

——转载自台视文化出版社《我是坏小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那是属于他目前无法克服的“因难”,我们可不可以不要再去增加他的“压力”,好让他自己慢慢地去克服?
  • “儿子”似乎是延续“香火”的代名词,然而,所要延续的,除了“香火”以外,或许还有更多上一代尚未完成的愿望?!
  • “儿子”似乎是延续“香火”的代名词,然而,所要延续的,除了“香火”以外,或许还有更多上一代尚未完成的愿望?!
  • 谁都不愿意当“问题小孩”的妈妈,可是,又有谁愿意当“问题小孩”呢?无论那个问题是来自于“生理”或是“心理”的。标出“问题”两个字,到底是为了易于帮助他们?还是方便隔离他们?
  • 儿时晚饭后,总是倚在老人的膝下听着故事。萤火虫忽地飞过,孩子忍不住的去追逐那闪耀在黑夜的光点,直到跑累了才坐下来听故事……。记得当时,没有“坐好”、也没有“规矩”,只有快乐和爱!
  • 小时候骑坐在爸爸的肩头上,两只小手紧紧抱住爸爸前额时的幸福感觉,为什么在上了小学之后,便消失了?难道童年真的这么短暂吗?
  • 面对老师的真情告白,心里不免有几分的感伤,适性而教、给予孩子需要的教育不是我们孔老夫子一直在提倡的?为什么经过了两千多年反而做不到呢?
  • 那些常做坏事的小孩,身边有没有一个常说好话的妈妈?那些常做坏事的小孩,是不是从来就不知道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
  • 当企鹅蛋孵化之后,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就开始合力的照顾它们的小企鹅,直到小企鹅长大为止;可是,为什么身为万物之灵的爸爸妈妈,却常常不等到孩子长大,就各奔前程?
  • 当两个大人因相爱有了孩子时,叫做“爱的结晶”;可是等到这两个大人不再相爱时,这个孩又该叫做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