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一亿年 古早稻渐消失

标签:

【大纪元11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蔡孟尚╱北埔报导〕新竹县北埔乡乡民陈阿龙,种有一盆台湾原生种的古早稻﹔他说,他祖父留下来的这个稻种虽然不好吃,但却有纪念价值,因为这种碾米机碾不开谷壳的稻种,现在已相当罕见。

陈阿龙说,这些台湾原生稻是他祖父早年耕种的品种,他小时候也下田帮忙过,虽然他家位于北埔乡外坪村山上的两分田地已经无人耕种,但他为了纪念早年和家人一起从事农耕的生活,所以特别把所剩无几的原生古早稻移植到花盆里,搬回观音仙水道场照顾。

陈阿龙指出,曾有农业专家到观音仙水看过这盆古早稻,确认它是台湾原住民早年种植的野生稻,稻谷外型较长属籼稻的一种,专家还强调,因为它抗病虫害力强的特性,所以在地球上已繁衍超过一亿年之久。

父亲是赛夏族、母亲是客家人的陈阿龙说,在日治时代前就住在北埔外坪村的赛夏族先人,种的就是这种不用很辛苦照顾就可以结一大把稻穗的旱稻,虽然后来日本人引进粳稻改良台湾稻的品种,但原住民,还是习惯食用这种籼稻。

他强调,他就是吃这种台湾米长大的,但这种原生稻的谷壳极硬,一般的碾米机根本碾不开,必须用手工搥打才能让外壳破裂,煮熟后吃起来像是口感硬的糙米,但香气比粳稻浓郁多了。

陈阿龙指出,一直到台湾光复后,原住民下山工作或改种其他高经济价值作物,而他认为,台湾原生稻的生命力很强,不需特别照顾就可以长得很好,而且只要母株在,就能不断的结出稻穗,这种精神和台湾人民勤打拼、生产力强的精神几乎是一模一样。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作家谈文化差异 一个地名让台湾人笑翻
走访大溪木艺博物馆 探索歌后凤飞飞故事馆
加国亚省班芙公园梦莲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组图:2024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集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