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起死回生?

标签:

【大纪元1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真 ﹑蔡清风编译报导) 阿诺‧史瓦辛格可能已经放弃了竞争性的健美活动, 但是于这个月稍早到东京的4天贸易代表团行程中,这位加利福尼亚的市长展示给人深刻印象的销售“肌肉”(实力)。

在一个高级宴会上,他主办了一个铁人料理烹饪比赛,借此向日本的高官显贵以及记者展现加利福尼亚所生产的水果,菜蔬,和酒。 他和小泉纯一郎互开玩笑并且与来自新力和丰田的首席执行官品尝美味。

而在美国大使好尔德‧贝克的住处“Shuwa-chan”(日本影迷是这么叫他的) –和日本的达官显赫拍照留念。

销售闪电战里在漂亮Roppongi希尔内达到最高潮,在“魔鬼终结者里”的替身骑在哈雷摩托车上大叫﹐“”来加利福尼亚吧”﹗

施瓦辛格请求这群日本影迷 “你将会爱上它,我知道你们会再回来的(I know yooool be baaaahk) “﹗

当”加利福尼亚饭店”这首歌的旋律渐渐上涨,史瓦辛格将“购买加利福尼亚”的T恤投向尖叫的人群中时, 那几乎让人想像到日本又回到了以前 –

回到那一段日子当史瓦辛格的方形下巴脸到处在电影大萤幕上出现, 当他所饰演的所向无敌机器人是日本人最喜爱的日本经济象征,以及当几乎每一位美国的州长都曾规律性的飘洋过海来到日本为贸易之事做巡回的政治演讲的日子。

若能如此该多好。 于11月12日, 在Shuwa-chan与小泉见面的的数小时内, 总理办公室的统计员宣布于7月和9月之间,日本的经济成长率只有微不足道的的0.3% –实在不如预期,而且比之前两季度的6.3% 和1.1%的经济成长率低了很多。

第三季度的不佳经济成长率使海外投资者望而却步,其中许多人6 个月以前对日本经济复兴的前景感到高兴。

一些人烦恼这个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国家复苏只是一个假象,而且还差得很远–在短短的5 年里第4年 –并且像是工业世界里的娘娘腔。

高盛(Goldman Sashs)公司的经济学家肯尼斯Courtis预测﹕“在2005年日本能有1%的成长率就已经不错了,甚至可能没这么好 ,这取决于我们从美国那得到多少怠工”

在东京的Nikko花旗集团的一个分析家亚历山大˙肯门特, 抱怨日本长期过度依赖出口贸易,使得它容易受到其他市场如美国和中国的摆布。 他说”日本经济就像是一个巨大水母,在全球经济的大浪里漂浮。 “

日本还是没变吗? 错了︰ 对日本巨大经济的黯淡展望﹐遮蔽了其虽小但值得注意的经济成长。

在过去几年中, 当世界关注其它地方如中国的发展时, 日本已经静静地开始改善许多长时间被西方批评家抨击的架构问题。

大的公司已经降低了负债,与不稳定的生意合伙人断绝关系,把工厂转移到中国,并且解雇了数百万名过剩的员工 –情况比以前好。

虽不能说大部分的日本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实行这些基本的陈规,但可以说很多公司已开始实施了。 两年来,日本公司的利润名列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前边部分,而且正创新高。

拥有320亿美元销售额的Canon公司,计划在2004年达到32亿的利润的销售 –是790亿美元销售额的惠普在过去12个月利润的总合。

丰田的利润去年超过通用汽车的,福特和戴姆勒克勒斯勒利润的总合。

日本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也已改善,公司的欠债已从1996年125%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到了85%。 日本的公司正透过重新评估传统商业模式的基本成分而迅速成形。 例如终身雇用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为了避免大量裁员,日本公司鼓励较老员工早点退休并且减少招揽员新员工,而由临时和兼差的人来代替。美林证卷的经济学家杰斯珀˙Koll 估计兼差、季节性以及合约工已超过日本总劳动力的百分之40,而这种员工在80年代后期只占了15%。 超过一半以上的35岁以下日本人从未有过一个全职的工作。

Koll 表示,相对于欧洲来说,日本的劳工成本较低而且比较具变通性。 “日本已经取得的成就,德国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

交叉持股系统是战后日本金融制度的另一个支柱,大的公司出售彼此的股票来支付债务。
据估计,在90年代时,于东京股票交易所的第一个部分交叉持股占了超过未偿付股份的50%,而现在下降到只占了百分之20。 现在大部分这些股份已经被国外投资者买走,他们在像Sony,佳能,本田和Shiseido等公司里拥有相当可观的股份—迫使日本许多业务主管要比以前费更多的心力去要求更大的透明度,更有效的公司管理和更丰厚的利润。

实际上日本奄奄一息的银行部门也已起死回生。由于小泉在金融政策的强制手腕,金融服务大臣竹中平藏奉命对于无实质利益的贷款采取更加严格的把关标准。根据日本金融厅(FSA)的数据显示,日本银行经过几年来的死缠烂打,呆账已经从两年前的四千万美元削减为两千四百二十万美元。

其中几个主要的银行集团—瑞穗实业(Mizuho)、三菱东京(Mitsubishi Tokyo)以及三井住友(Sumitomo Mitsui),都超前了日本政府为减少到呆账5%所设的时间表六个月的进度。

尤其是日本银行最后阶段正在处理所谓的“僵尸”贷款者—那些继续拥有财务生命的公司,即使他们每年都亏损。十月十五日,日本恶名昭彰的“僵尸”–零售业巨人大荣终于被断了逞强斗狠的后路,当总裁高木邦夫屈服于政府﹐交出管理权以换得财务上的援助。

在日本经济繁华似锦的年代,大荣贷款了好几百万购买餐厅、饭店、购物商场、以及一支赢利的职业棒球队。在日本股票及房地产破产之后,大荣如不大刀阔斧的重组﹐没有希望偿还债务。但是多年来大荣拒绝改变,信心满满地表示那些银行债权人不敢让他们走上绝路。

众多公司对于大荣霸业所遗留下的江山的窥伺探取,反映出新日本另一重要的事实面:更多的市场将开放给国外业者。大荣的零售版图可能会终结在沃尔玛(Wal-Mart)的手中。沃尔玛已经获得日本另一家零售物流–西友38%的股权。

如同跨国企业雷诺汽车(Renault)、福特汽车(Ford)及高盛(Goldman Sachs)的模式,国外投资基金如烈普尔伍德基金管理公司(Ripplewood Holdings)、赛普勒斯资金管理公司(Cerberus)、孤星投资基金(Long Star)、奇异融资(GE Capital)近几年来已经握有日本许多公司大部分的股权。

随着收益的改善与债务危机的解除,日本的公司企业正在思考更宽广的愿景—新的商品、更多的工厂、以及企业管理。

最近几年日本制造商依赖一种rear-guard投资策略—转移生产部门至中国,藉由便宜的劳工成本来获取利润。不过还是有很多公司企业选择在日本本土扩展其事业版图,焦点放在生产最新产品的高科技设备上。

日本财政部表示,光是2004年上半年,日本在工厂及设备的投资比率就跳升到10%。看着这些的改变,为什么日本不能重振旗鼓呢?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经济问题是有其周期性的。

摩根史坦利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费德曼(Robert Feldman)说,“日本在去年成长太快了,以致于今年的趋缓是无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体的动荡—高油价、美元疲软、中国成长趋缓以及美国前景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不是有利因素。

这些问题对日本形成特别大的威胁﹐是因为日本的经济仍然过分依赖出口。

预测日本国内生产毛额(GDP)至2006年将会成长2%的日本高盛经济学家彻文山川(Tetsufumi Yamakawa),预料说明年初家庭消费将会有实质的成长幅度。他说,“我的看法就是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很多被压抑许久的需求欲望,随着巨额的储金的累积已经浮现了。”

唯一能起到负面作用的就是涨税。小泉宣称他将不会调涨目前维持在5%的消费税。但是在11月21日的电视访谈,竹中暗示政府想要废止1999年颁布的250亿美元的减税法案。当初这法案是打算用来补救1997年消费税调涨后,日本经济步入了二次大战后最低迷的衰退期。

美林(Merrill)证券的柯尔(Koll)警告说若撤销1999年的减税法案,日本将会一下子退回到经济萧条。尽管如此,许多观察家相信日本将利用涨税来拴住这匹脱缰的野马—国债。虽然小泉承诺减少政府支出,但在他的任内日本的债务从GDP的130%上升至150%。

按照日本下滑的出生率以及缩减的人口,要移除这颗债务炸弹是个高难度的挑战。一些重要官员甚至拒绝止痛药效最强的提议–接受更多的外来劳工。

的确,小泉已经将心力放在邮局民营化上,但是对整个大经济体却无法带来实质的利益。

日本已经东山再起。目前的复苏好像缺少了1980年代后期那种一炮而红的剧本,但这次看来好像更有承受性。由于2%的稳定成长率,日本仍保有国外跨国企业及“美国州长”不容忽视的潜在获利市场。

加州与日本的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且光是去年就有60万的日本观光客。

阿诺史瓦辛格知道去哪儿找现金:有钱的日本公司企业。阿诺还提供下次访问时给日本企业做电视广告。他夸耀地说,“这是最快的赚钱方式了!你工作一天,贸易办事处一开张,就有大笔大笔的钞票进来。”套句他在电影里的名言:He will be back.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皇婶婶过世  延后宣布公主纪宫婚事
日本中小学生自杀人数五年来首度增加
东亚未来局势  不能独缺台湾
调查显示中日关系不断恶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