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落實台灣優先 喚起本土意識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嘉義二二八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重光指出,當年二二八事件,宣示了台灣人不受外來政權的迫害,挑戰暴政的具體表現。

 陳重光的父親陳澄波,嘉義人,是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畫家,戰後當選嘉義市參議員,並擔任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副委員長,二二八當時以「和平使節」出面代表與政府協商,三月二十五日,竟被押至嘉義火車站槍決示眾。

 陳重光說,爆發二二八之前,台灣民眾對於中國抱有不少期待,但期待卻換來傷害,二十一師登陸,從基隆南下掃蕩,遇見民眾就開槍射殺,陳重光說,這種傷痛永遠都不會遺忘。

 陳重光說,國民黨接管台灣之後,不論大小官員、學校校長都是中國來的,台灣人被欺壓,失望、怨恨油然而生,終於導致這場動亂。

 陳重光也強調,「父親的鮮血不會白流」,但他解釋這並非要報復,而是二二八的精神必須予以落實。

 陳重光說,政黨輪替後,終結外來政權,這證明台灣人可以管理自己,不受外來政權迫害。

 二二八基金會董事、受難者家屬王芬芳指出,二二八的精神,在於落實台灣意識、本土優先,必須一脈相傳下去,更重要的是,不論外省或是本省,凡是認同這片土地,站在台灣立場,絕不心向中國,就是認同二二八精神。

 王芬芳的父親王添灯,是當年二二八事件重要參與者,當時曾擔任台灣省參議員、人民導報社長、自由報創辦人等要職,二二八事件時,更出任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宣傳組,起草三十二條並代表台北市與陳儀進行談判,三月十日清晨遭憲兵帶走後音訊全無。

 對於當年這起事件,王芬芳認為,這是因為中國與台灣在文化、觀念上全面衝突所致,當年外省人佔盡一切優勢、處處欺壓台灣人,才會導致二二八事件。

 王芬芳強調,當年她父親是第一個遇難的台籍人士,多年後,至今她仍記得憲兵帶走父親那天,時間是清晨五點五十五分,她說,可以不再記恨,但她絕對不會遺忘父親如何遇害!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黎彩則指出,要徹底治療二二八傷痛,並非縫合傷口而已,而是要先清理傷口再上藥敷合,包括追查元凶、追討國民黨黨產,她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安撫亡者在天之靈,徹底治療在世者傷痛。

 林黎彩的父親林界當年曾擔任高雄苓雅區區長,也是新生報高雄印刷廠廠長,二二八事件後,擔任談判代表前往壽山見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卻不幸遇難。

 林黎彩強調,當年的二二八對台灣人造成巨大傷害,五十七年後,中國心態不變,傷害仍將持續。

 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湯聰模指出,目前國內仍有部分人士對於本土認同度不夠,因而,二二八的精神,就在於透過教育與媒體,雙管齊下,喚起他們的本土意識、本土認同。

 湯聰模的父親湯德章,東京私立大學畢業,日本高等文官司法科考試及格,返國後擔任律師,二二八事件中被選為處理委員會台南市分會治安組長,並被選為三位市長人選之一,不料,事件爆發後,卻遭軍隊強行押走並於三月十三日槍決。

 湯聰模指出,台灣人「奴隸根性很強」,這或許與台灣形成背景因素,包括經過荷蘭、鄭成功、日據時代不同統治經驗所致,也正因為如此,台灣人缺乏應有的本土意識,部分島內人士並未能從台灣立場考量事情,正是問題所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