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中国的拉丁美洲化倾向(2)

标签:

【大纪元9月17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许波报导) 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给这个古老的国家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但是 一些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走向的学者提醒中国决策阶层,要特别警惕出现 贫富对立导致政局动荡的拉丁美洲化倾向。请看记者许波的系列报导“盛世危言: 中国的拉丁美洲化倾向”的第二部分:中国农村的贫困化和农民工浪潮。

*农民进城浪潮滚滚加剧贫富分化*

《纽约时报》以“浪潮”来形容中国农民进城打工的滚滚洪流。报导指出,持续多 年的农民工潮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速度和数量举世罕 见。据官方统计,迄今已有超过一亿一千四百万农民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这还不包 括数千万随同他们进城的家属。专家预计,到2020年,农民工数量将超过三亿人, 最终达到五亿。目前,仅上海一地就吸引了三百万农民工。

*赫金博瑟姆:农民生活悲惨被迫进城*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在一篇题为“拉美化的中国”的文章中指出,随着中国农村贫 困化的加剧和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大批农民进城寻找生路和机会,成为城市的 边缘化人口,加剧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城乡差别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使中国经济 和社会拉美化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文章的作者之一、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问题资深研究员赫金博瑟姆多次访问中国, 他对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相对落后局面非常了解。

赫金博瑟姆说:“农村的悲惨景象正是迫使农民进城的驱动力。尽管我们看到农民 工在城市里的生活极为艰难,但是他们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表明他们在城市 里仍然要比在农村的生活好得多。”

文章指出,农村小规模的家庭农业分散而落后,而乡镇企业近年来在市场的激烈竞 争中经济效益日益下降。这些都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据中国官方 统计,农村人均年收入目前只有三百一十七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由八十 年代中期的一点八比一扩大到去年的三比一,恰好是美国1929年大萧条前夕的比例。 2000年到2002期间,百分之四十二的农户的收入绝对值下降。政府今年7月公布的报 告指出,生活在官方制定的年收入六百一十七元人民币的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人数增 加了八十万,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贫困人口的首次增长。

*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与此同时,农民面临的种种苛捐杂税使中国农村的问题更为突出。美国外交关系委 员会亚洲问题资深研究员赫金博瑟姆指出,与农民的收入相比较,摊派到他们头上 的名目繁多的税费是完全不合比例的。

赫金博瑟姆:“各种赋税和杂费被任意摊派到农民头上。最近中央政府在某种程度 上注意到并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农民的赋税沉重,但是地方政府对农民提供的服务 却非常不健全。农村的教育、卫生状况极差,社会福利保障措施几乎完全不存在。”

*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报告指出,如果把各种津贴和社会服务项目以及赋 税问题考虑在内,城乡收入的差别就不是三比一了,而是猛增到五比一或六比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出现的“圈地”现象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工进城 的浪潮。地方政府和企业非法占用农田,兴建商业娱乐设施,导致大批农民丧失了 土地。除此之外,政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允许土地在一定范围内转让,也加速 了农民和土地相剥离的过程。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问题专家赫金博瑟姆认为,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小农经济向大规模农场经济转化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必然产物,但是由此产生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却加剧了中国固有的社会问题。

赫金博瑟姆说:“由此产生的副作用是许多小土地占有者纷纷转让自己的土地经营 权,然后涌入城市,从而加速了农民进城以及城市化的进程。”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1996到2003年期间,中国共丧失六百七十万公顷的农田, 而每一亩土地转为非农业用途,就会有一到一点五个农民丧失土地而涌进城市。

*三农问题:中国面临的最紧迫挑战*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一百零九名全国最优秀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人 员和法律专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其中百分之七十三的人表示,农业、农民和农 村的所谓“三农”问题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专家指出,过去二十年来,尽 管中国经济每年以百分之七以上的高速度增长,但农民却成为受益最少的社会阶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无意将西方民主强加于中国
眼镜框含镍铬 易引发接触性皮肤炎
一小狗领到中国大陆第一张“狗医师”执照
四川女子梦想一夜致富自编美女救富翁闹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