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趙水安:介紹一種新的病因學觀點

趙水安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6日訊】作者的新病因學觀點是,頭部對頸椎的壓力, 和整個機體對脊椎的壓力,尤其是下位腰椎的壓力, 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因為大腦的血供, 神經系統的自由信息傳遞,對機體健康的維持是第一重要的。椎動脈和脊髓神經都生長在脊柱內,並從椎間孔進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勞動又不可能停止站立,低頭彎腰, 搬運,久坐,架車,坐車,運動等傷害椎體、使椎間壓力加大的活動。 唯一可以維持脊柱健康,減少椎間壓力的方法是有益的鍛煉和推拿踩蹺。

另外一個病因學觀點是,有效的神經控制和血循是組織器官健康的跟本保證。中醫所說的氣至則血至,氣行則血行,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實質上是指,神經信息的傳遞是血液循環的保障,血液循環又為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提供了營養和能量。二者互相依賴,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陰陽學說也正想說明這一點。

血液循環是中西醫都要強調的系統,對於神經系統,西醫強調的比較多。中醫把它歸納入心神的范疇。而我要強調的則是二者之間的緊密關系。西醫有神經營養學說,其大意是如果某處的神經被阻斷,則該處的血液循環會減少,就好象患小兒麻痺的腿會變小變細一樣。我還要強調,如果椎動脈或椎間動脈受壓血循減少,則大腦和脊髓神經元和神經根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病損,發生中風或巴金森氏征,或者肌萎縮側縮硬化,老年癡呆的病症。西醫從微觀的角度,從基因的角度找病原,有的時候是成功的,而中醫強調精神內守(保持神經系統活動正常),真氣存內(保持血脈通暢),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保護生活環境健康),則病安從來?

作者的第三個病因學觀點是,頸部脊神經跟的受壓是引發肩肘腕指關節炎的根本和主要原因,腰骶部的神經根受壓是髖膝踝足趾關節炎的根本和主要原因。因為跟據我所治療的病例,每個患者都有頸部,腰部的緊張感和神經壓迫症狀,而經過頸部、腰部和局部的減壓治療,患者均好轉或治愈。

第四個病因學觀點是,頸部的緊張和壓迫症(神經和血管,迷走神經),以及椎間盤對椎間孔 穿出的交感神經干的壓迫,是發生心肺肝脾腎胰,大小腸等內髒病變不可忽視的中要內因。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而正氣正是神經系統對所支配髒器的有效控制,血液循環的有效分配,內分泌的正常工作,勉疫系統的有效保護等。而這些功能都依賴於神經系統的支配和協調。而由於頸和整個脊柱承擔身體的重量,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對椎間盤產生擠壓變形而對脊神經產生壓迫,因而減輕椎間的壓力是保持機體健康,防病治病的關鍵。

作者從事中醫推拿、針灸、中藥教學,臨床二十余年,足跡遍及英國,奧地利,西班牙和馬來西亞。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在古人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這一療法。希望全人類少一點痛苦,多一些歡樂。

推拿治病人人皆知,踩蹺這一名稱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中已有記載。作者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將二者接合起來,摸索出這一獨特的療法,其特點是最簡單,最省力,最實用,最有效。只要經過一定的訓練,就可以輕輕松松的為家人,自己或他人防病治病, 造福人類。

作者的主要用心是防病,當然也要治病。但防重於治。此法簡單易行,經常互相操作,天長日久防病於未然,健康長壽,無憂無慮,百善百益。(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