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子宮內膜異位症 中醫療效顯著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八日電)署立豐原醫院中醫婦科林佩澐醫師近三個月來,對四十位門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進行中醫藥治療,治療二個月後調查,結果顯示經痛、頻尿止痛藥依賴等多項指標都有明顯舒緩及改善,卵巢腫瘤指數也下降,證明中醫治療有成效。

林佩澐表示,做這項研究是希望有效率且客觀的全面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接受中醫治療的平均療效,而非僅針對少數特別有效的患者強調其療效。

研究指標共有十一項,包含了經痛、使用止痛針 (藥)、頻尿、月經不適感 (包括腰酸、肛門墜脹酸痛等)、尿量過多程度,以及卵巢腫瘤指數 (CA125)、囊腫公分大小等。 

林佩澐針對近三個月因子宮內膜異位症至中醫婦科門診的四十位民眾,接受中醫治療二個月後,做了問卷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原本百分之八十五的婦女有經痛現象,中醫治療後,僅百分之二十五仍有經痛。

另外,有百分之五十七點五的婦女表示,經痛時需服止痛藥或是打止痛針,治療後,比例降為百分之十七點五,頻尿人數也從百分之二十降為百分之五,其他指標也都有相當好的改善。  

子宮內膜異位症,包括巧克力囊腫、子宮腺肌症等,這兩種雖然都是良性腫瘤,主要表現是令人無法忍受的嚴重經痛,許多病人開刀治療後,瘤體又長了出來,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二十九歲的林小姐,今年六月份到豐原醫院中醫婦科門診,她表示,生理期時有痛經的困擾,經常要服用止痛藥,當時她的左側卵巢有三公分的巧克力囊腫,CA125達143.9。

經過三個的中醫治療後,不僅經痛舒緩,不再需要服用止痛藥,CA125也降到26.46,而超音波顯示原本的巧克力囊腫已不存在。

她說,統計足以證明中醫治療確實可以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不適症狀,科學指標包括卵巢腫瘤指數與囊腫公分也下降,但仍以症狀改善的幅度較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