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疼痛 人體警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5日訊】自由時報 文╱蔡麗艷。

 感覺神經遍佈全身,疼痛的感覺乃由於感覺神經受到刺激,而此刺激經由脊神經上傳到大腦,再由大腦皮質對感覺做出詮釋。因此感受到了各種疼痛的滋味,例如悶痛、脹痛、頓痛、抽痛、酸痛、絞痛、灼痛,表淺的痛、深層的痛、漸歇性的痛、持續性的痛、椎心刺骨的痛,甚至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痛。總之,疼痛就是不舒服,就是要去之而後快,最好不要感覺到痛。

 然而,正如發燒是身體生病的警訊一樣,疼痛也有這樣的警醒作用。當身體生病或受了傷,便發出疼痛的訊號告訴身體主人:「注意!注意!這裡有狀況喔!」所以說,疼痛的感覺能力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警報系統,生活中時時需要仰賴它的護衛。

 手指受傷的疼痛,提醒我們注意到傷口的存在,應小心保護傷指,不要讓它再受到二度傷害了;骨折之後,一動就痛,這樣的限制讓我們不敢隨意移動患肢,靜待固定,如此骨折情形不至於更嚴重、更難收拾;扭傷腳踝的痛,讓我們不方便四處趴趴走,讓我們不得不乖乖坐著休息,這樣一來,患部的腫脹才不會越來越嚴重,才能慢慢痊癒。

 疼痛程度同時也是病程進展的指標,健康而完整的身體應是無痛的。受傷或疾病的急性期疼痛,應會隨著病情的改善而緩和或紓解,因此,疼痛也可以提供我們身體康復情形的參考。由此看來,疼痛並非一無是處,全無意義。

 痛覺是身體天生的保護措施,但極少數的人生來缺陷,缺乏感覺疼痛的能力,不知疼痛為何物。這樣的人身體少了疼痛的警鈴,少了防禦措施,他們的身體處於渾然無知的狀態,以致活動完全「無障礙」,待要看見自己身上的傷口血流如注,才驚覺:原來已經受傷了。

 慶幸我們能感覺到痛,感謝身體安裝有如此周全又貼心的保護措施。接受傷病疼痛的必然,肯定疼痛警鈴的作用,警覺的去處理傷病本身,疼痛自然消失於無形。
(本文作者為台中縣龍泉國小護理師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