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智库:中国当前对台策略更具灵活创意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佳霏台北十三日电)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全面掌权后,中国对台策略是否随之调整?美方智库观察,中国当前对台策略更具灵活创意,但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并未展现弹性。台湾政府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从累积两岸互信着手,向国际表明有意愿解决两岸问题。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伟峰日前率“两岸记者美国智库参访团”,与美国纽约及华府的重要智库,就“中国当前对台策略”议题,交换意见。

美国智库相当关注,中国“胡、温”领导层执政以来,对台策略是否出现微调?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及新美国世纪计划都指出,“中国当前对台策略灵活,更具技巧性,重点是该硬的更硬,该软的更软”,但是“胡、温”并未改变中国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美国国务院前助理国务卿薛瑞福说,中国通过反分裂法后的情势,迫使中国重新评估对台策略,中国似乎了解到,对台不能使用逼迫的手法,这或许也是中国积极与台湾在野党接触的原因。

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主席戴马托(RichardD’Amato)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绕过台湾民选政府,选择和台湾在野党商谈两岸事务,是项“既不聪明又错误”的决策,“试想,如果中国邀请美国反对党去谈美中重要事务,总统要干什么?难道要总统去打高尔夫球吗”?

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学者表示,胡锦涛的对台策略多处迹象显示,“中方可能接受两岸分治的现实”;例如,胡锦涛提出“争取谈、准备打、不怕拖”,其中“不怕拖”一项与中国国防白皮书提出对台动武的条件相比,可说是很大的倒退;中国智库也向他提出,尽管国家统一与经济发展均为中国重要目标,“但中国寻求国家统一绝不能妨害经济发展”。

从反分裂国家法在第六条、第七条特别强调台湾参与国际空间,以及两岸经济交往等条文来看,他认为“中方似乎准备在事实及国际空间上,给予台湾以往未有的弹性”;这位资深学者更认为,两岸在中国新年包机一案所展现的弹性,可能是未来两岸复谈达成协议的模式。

中国频在国际社会塑造台湾是麻烦制造者形象,薛瑞福认为,台湾政府绝不能置之不理,应有一些具体做法向国际表明,台湾是有意愿解决问题。

戴马托也指出两岸当前的关键在“互信不足”。从中国坚持“一中原则”为复谈条件看来,中国还没想要谈的意思,两岸现阶段应致力多些经济文化层面的交流,累积互信。“两岸当局应致力于进行直接、完整的复谈,但这项复谈必须不预设任何前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