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对中日短期关系不乐观

标签:

【大纪元6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谦台北二十三日电)尽管中国和日本正试图透过战略对话来改善彼此关系,但一些学者对两国短期关系不表乐观。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今天率团前往日本,与日方举行第二轮中日战略对话,戴秉国此行能否取得成果,备受外界关注。

专注研究日本及北韩问题的香港岭南大学政治与社会学系教授Brian Bridges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历史和领土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因素,短期内他对两国关系并不乐观。

他指出,历史问题确是重要的;而未来问题能否获得解决,就要看日本首相小泉在未来半年内是否会公开表明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如果他不说,那就意味着未来半年中日关系仍然紧绷。

不过,中、长期而言,Brian对中日关系抱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Brian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二十年内,看不到两国的任何一个会倒下,所以,它们双方都要接受对方的存在。

他说:“中日的经济及军事都会持续强大,它们必须学习‘两只老虎共存’之道。最后,两国必须有些妥协,亚洲其他国家也要学习如何同时与中日两个强国打交道,而不是只选择其中一个。”

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汉音早先也曾表示,在中日关系上,他不赞成“一山不能藏二虎”的论调。

他说:“从长远看,(中日关系)存在一定的乐观看法。通过曲折,慢慢会走向理性。短期里可能会有曲折,但长远来说,如果冲突起来,双方都受害,相信两国都认识到。”

过去一年,外界形容中日关系为“政冷经热”,原因是两国既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但在政治及历史问题上的矛盾却日益尖锐。

有人甚至认为,政治争议已开始祸及中日的经济关系。

上月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日期间,突然取消原先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晤,令两国关系益形恶化。

上月十三日至十四日,中日首度在北京举行战略对话,期间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会见了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戴秉国则与谷内对话,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事后双方形容对话为积极及有益的。

今天戴秉国率团赴日举行第二轮中日战略对话。

在戴秉国出发前,据报导,小泉昨天在国际上表明,毋须因为中国及南韩的压力而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并表示悼念战争死难者,在任何国家都是自然的事。

相关新闻
中日宿怨恶性循环 日本萌生厌华情绪
中日关系敏感  吴仪访日反对派寄“匕首”
中国:不满日方连续发表不利中日关系言论
中国称对日本立场极为不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