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作战勇于政变 泰军干政积习难改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协昌曼谷特稿)自1932年泰国实施君主立宪制度以来,七十四年来,发生了十九次政变,全都是由军方所主导。泰国的军队战力并不强,但相对于如此频繁的军事政变,泰国军队几乎成了政变专用部队,对于民主国家强调的军队中立原则而言,造成极大的讽刺。

泰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许多军事强人,主导了各个年代的政变,在1940年代与1950年代前期,是著名的法西斯主义者皮布(Pibul Songkhram)时期;1950年代后期与1960年代初期,泰国军队则掌控在陆军将领沙利(Sarit Thanarat)手中。到了1960年代末期与1970年代,则是军事强人他农(Thanon Kittikachorn)与卜拉帕(Prapat Charusathien)的天下,而这段时间也是泰国军方全力抵抗共产主义入侵的年代。随后还有1991年发动军事政变的察柴与接着出任总理的苏钦达等人,整个泰国的民主史,几乎就是由一连串军事强人主导的政变史。

效忠皇室而非政府

从施行民主制度之后,泰国军队没打过几次硬仗,连泰共对政局造成威胁时,都还得透过当时从中国撤退后留在泰北的国军协助,才能一举击退泰共,让泰国免于遭到赤化的命运。但是如果是政变,泰国军队几乎是毫不手软,74年来19次政变,平均不到四年就发生一次,与其说是国防部队,不如说是政变部队可能更为贴切。

造成泰国军事政变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于军队的定位。在一般的民主国家中,军队一向由政府指挥,三军统帅不是总统就是总理,同时无论宣战、媾和,都必须透过国会的同意才能运作,因此不容易发生军事强人领导政变的情形;但是泰国的情况不同,泰国的军队不属于政府管辖,而是被归于皇室之下。

目前担任枢密院院长、曾任泰国陆军总司令的普瑞姆就直言,泰国军队效忠的对象是皇室,并非为政府而服务,一语道破了泰国军队的特性。既然不是为政府所管辖,也不为政府而服务,泰国军队自然而然成为另一股势力,尤其在皇室并不介入政局的情况下,军队的动态也就动见观瞻,“枪杆子出政权”的理论一而再再而三地验证,也就不足为奇。

事实上,在1992年的“黑色5月”事件后,泰国军方在一连串的整顿之下,已逐渐走向中立化,不复过去的军事强人时期,也令各界一度对军方恢复信心,认为泰国的民主已走上轨道,过去动辄发生的军事政变都将成为历史。军队中立化的政策落实得十分成功,因此虽然这次的政变早在一个月前传闻就甚嚣尘上,但大多数的民众都不当一回事,直到坦克开进总理府,才恍然大悟。

三代陆军总司令一起来

讽刺的是,当年执行落实军队中立化的大功臣,就是现任的军政府临时内阁总理苏拉育;苏拉育在1998年到2002年担任陆军总司令,扫除了泰国军队的诸多陋习,改善军队的形象,带领泰国军队走向现化代的路子,然而现在泰国再度发生军事政变,却是由苏拉育出任临时内阁总理,世事变化,的确无常。

泰国虽然同样分有陆、海、空三军,但无论如何,泰国一向奉行大陆军主义,因此陆军总司令几乎握有决定性的权力;而苏拉育由于主导泰国军方的改革,在军中声望颇高,然而,仔细看这次政变,主导人就是三名陆军总司令,而且一脉相传。

现任陆军总司令宋帝虽然是第一名穆斯林总司令,不过宋帝曾经是苏拉育的部属,两人关系良好,而苏拉育则是枢密院主席普瑞姆的高徒。前后三任陆军总司令都在这次的政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宋帝发动,苏拉育出任临时内阁总理,事实上,更重要的是普瑞姆的出面,由于普瑞姆与泰王关系良好,泰国坊间传言,在军事政变当晚,普瑞姆就引领了宋帝等高阶将领晋见泰王,并获得了泰王的允诺,才使得军事政变能够在不流血情况下,顺利结束。

虽然普瑞姆在这次政变中,并未站在台面上,但普瑞姆稍早曾经表达出军队不用效忠政府的立场,再加上戴克辛更暗示普瑞姆是在幕后暗中推动“倒戴”的那只黑手,两人不合的事实早已众人皆知,普瑞姆被认为是此次政变的主谋,便也顺理成章。

会是最后一次吗?

泰国军方的特殊地位由来已久,1932年军事政变,意图建立民主制度,使当时的泰王拉玛七世一度流亡海外,最后双方在协调之下达成共识,采行君主立宪制度,但军队的定位就一直处于混沌的局面,独立于政权之外,不受任何节制,只有泰王能够给予压力,例如在1992年黑色五月事件之后,泰王召见时任总理的苏钦达与发起民主示威的查隆,迫使苏钦达下台。

尽管此次的政变推翻了泰国民主史上最稳定的政府,不过部分观察家认为,在稳定民主制度下度过十五年的泰国,透过这次的政变中突显出军队定位的尴尬问题,对于未来的主政者,如何将军队纳入国家化的体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思考方向,也可望解决长久以来军事政变不断的难题。

相关新闻
经久不衰咖喱菜(图)
泰国一军机坠毁 机上七人罹难
贾甲:致中共广大党员干部一封公开信
泰国总理苏拉育访问新加坡讨论泰劳等课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