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為WTO會員國 仍無緣出席國會聯盟WTO會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一日專電)國際國會聯盟的「國會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今天揭幕,台灣雖是WTO會員國,並積極推動「國會外交」,但仍未能出席這項重要的國際會議。

國際國會聯盟(IPU)高層官員今天表示,WTO會員中「主權國家」的國會才可指定代表出席會議,台灣不符合這項條件,台灣的國會也不是IPU的會員,因此,無法正式出席。

不過,他也指出,台灣的國會並未向IPU提出與會的要求或申請。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夏諾維茲,最近發表「台灣的WTO會籍及其國際意涵」專題研究,他特別指出,台灣無法參與國會間關於WTO的活動,是台灣所面對的挑戰之一。

鑒於WTO快速發展,重要性已超越單純的貿易組織,對各國的國內政策與人類日常生活衝擊日增,IPU與歐洲議會於2004年決議,每年舉辦「國會WTO會議」,提升國會的角色與功能。

夏諾維茲發現,WTO去年在香港召開部長會議時,IPU配合舉辦了國會會議,當時中國有八名代表出席,但台灣卻未受到邀請,IPU一直未對這項歧視性作法提出解釋。

IPU主管官員告訴中央社記者,IPU遵循聯合國決議及「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雖是WTO會員國,但必須是主權國家的國會才可指派代表出席會議,這也是會議規則明文規定的。

另一位權威人士表示,IPU的會議一向非常開放,事實上,即使沒有正式邀請,參與會議也沒有問題,如去年香港會議時,IPU雖沒有發出邀請函,但並未拒絕台灣立法委員參與,結果是台灣立委沒有出現,今年的情況也是如此,台灣並未提出希望與會的要求。

台灣進入WTO時,許多人期望WTO可成為參與其它國際組織或國際事務的平台,但到現在仍無法突破,IPU就是明顯的例證,也凸顯了台灣雖因加入WTO,主權獲得提升,但仍未能成為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

另一方面,如夏諾維茲等外國學者對台灣參與WTO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能精確掌握到台灣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提出思考及行動方向,台灣官方與研究機構反而沒有同樣程度的重視。

IPU成立於1889年,是一國際性主權國家的國會組織,並與聯合國合作,以新的觀察員身分將國會運作帶入國際舞台,目前共有一百四十八個會員,七個國會聯盟準會員。

雖然目前台灣加入的可行性不大,IPU並不排斥與台灣的「非正式」互動,透過IPU的WTO會議,加強雙邊關係顯然是台灣外交及國會當局努力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