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面臨五大危機

人氣: 12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九日電)生存在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的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是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雪霸國家公園自成立以來,對於台灣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工作投注相當多心力;不過,受到台灣颱風頻仍、全球氣候異常、森林大火、農藥及攔沙壩的設立等危機,櫻花鉤吻鮭族群數量下降。

日前有媒體報導,武陵路拓寬造成櫻花鉤吻鮭棲息地被破壞,因此魚群數量減少。

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雪霸國家公園位於台灣中北部,以雪山山脈為景觀主軸,構成雪霸國家公園獨特地形景觀,擁有多樣性動、植物資源,如台灣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及棣慕華鳳仙花等。

園區內因無公路貫通,僅有登山步道連接各區,整個生態體系保存得相當完整;因此,雪管處秉持高山型態國家公園的保育目標,推動自然生態系統調查與基因庫建立,強調指標種調查研究與復育計畫。其中位於武陵遊憩區的世界知名特有生物「台灣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原是洄游性質魚類,因為板塊運動和河川變遷,使得洄游的台灣櫻花鉤吻鮭被阻隔在大甲溪高山溪流中,成為陸封性鮭魚。

有關台灣櫻花鉤吻鮭數量為何減少?雪管處指出,生態環境面臨五大危機,使得早期原本活躍在大甲溪上游的台灣櫻花鉤吻鮭族群數量下降。

第一個危機是颱風、暴雨和平均水深下降的因素。第二是全球氣候異常,水溫升高,使得孵化率降低。另外,國寶魚現存的環境屬於容易發生森林大火的區域,森林大火易改變原有生態平衡,破壞台灣櫻花鉤吻鮭棲息地也是危機之一。

至於早期武陵地區的農業政策,水溫、農藥、重金屬及懸浮物影響水質,也影響到國寶魚的生存空間。攔沙壩的設立則阻絕台灣櫻花鉤吻鮭迴游的通道,造成棲地不連續的狀況。

如何拯救台灣國寶魚?雪管處在民國88年起與武陵農場協商,著手將高山蔬菜和果樹耕種地收回造林。目前武陵地區果、菜園面積仍有40公頃,在政府機關努力下,農業活動將日漸減少,朝生態永續方向前進。

此外,雪管處為改善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地,委託學者進行攔砂壩改善計畫,包括室內水工模型試驗及河床間的淤積坡度、斷面、沖刷坑與輸砂量等研究,在相關單位認同下,拆除高山溪 4座防砂壩。攔砂壩拆除後,監測結果發現,台灣櫻花鉤吻鮭族群在攔砂壩之間有洄游跡象,同時溪流棲地也發生改變,深潭數明顯增加,有助台灣櫻花鉤吻鮭生存繁衍。

每年 3月為台灣櫻花鉤吻鮭月,由雪管處、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台中縣政府及輔導會武陵農場合作於武陵地區進行植樹造林工作。今年的活動日期訂在3 月26及27日,主題為「生態武陵.美哉台灣~2006武陵生態文化創意產業活動」。活動主軸將以生態教育、生態藝術、生態旅遊為發展基石,期盼能延續雪管處保育研究、生態解說、棲地復育及生態工法方向,創造武陵生態文化創意新產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