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政变何时休 菲难摆脱军人干政

人气 18

【大纪元4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行健马尼拉特稿)2月24日对菲律宾而言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菲人民发动了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推翻独裁者马可仕长达20年的统治,菲人民再次回到自由与民主的怀抱中。然而,今年的人民革命纪念日,马尼拉的空气中丝毫嗅不出国家喜获重生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诡谲的政治氛围。

今年2月24日清晨,东方还没有发白,军方即透过媒体宣布揭发一宗军事政变阴谋,首先扣留陆军侦骑兵团团长丹尼洛.林准将,之后从外省调动重装部队支援首都保安。与此同时,总统府疏散府内所有非军警人员,出入要道被堆上数个充当拒马的大货柜,教育部也宣布全国各级学校停课,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紧急状态有惊无险

菲律宾总统雅罗育在召开紧急会议后,宣布国家面临军事政变威胁,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根据法令,政府在紧急状态期间可禁止所有非法集会,接管重要公共设施,并逮捕任何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人士。

这一连串的事件发展令首都民众感到一头雾水,人们虽然在总统府及三军总部外看到数辆军车及装甲车,人民力量纪念碑附近有反政府示威群众与警方推挤,但除此之外,马尼拉其他地区显得相对平静,民众照常作息,商场内人潮同样是熙来攘往,丝毫感受不到紧张气氛。

在进入紧急状态之后,当局开始镇压示威集会,拘捕“危险”人士,并查封了一家报社。人们不禁怀疑,是否执政当局故意制造紧张气氛,以宣布紧急状态,一举铲除国内反对分子。然而,就在宣布紧急状态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月26日,菲律宾海军陆战队第一营营长纪鲁彬上校率领部属包围了陆战队总部,民众这才意识到,军方之前声称的叛变威胁可能不是空穴来风。

一周后,也就是3月3日,雅罗育宣布解除紧急状态,而军方也披露了这次叛变阴谋的内幕。

2月23日傍晚6点,侦骑兵团团长丹尼洛.林及陆战队第一营营长纪鲁彬密会参谋总长辛加上将,讨论“有关士兵的问题”。原来,林和纪鲁彬打算于次日率领侦骑兵及陆战队官兵,结合警察的特别行动大队,参加民间发起的反雅罗育游行,之后宣布撤回对雅罗育总统的支持,希望能向过去两次人民革命一样,引起滚雪球效应推翻雅罗育政府。

要叛变吗?表决决定

然而,消息传到陆军总司令艾斯毕伦中将耳中时曝光。艾斯毕伦的名字之前曾与2004年总统选举丑闻发生关联,一卷窃听录音带的内容指向他可能曾协助雅罗育作票,部分政治评论家因此认为,艾斯毕伦担心一旦雅罗育倒台,自己也将遭到清算,而决定阻止这宗叛变阴谋。

于是,林在24日清晨准备离营展开行动时被扣押解职,他的部队也被禁足于营区当中,游行计划宣告流产,雅罗育下令拘捕并严惩涉及阴谋的军警人员,包括海军陆战队总指挥官米兰达中将、警方特别行动队队长法兰戈督察长均被解职。

参与计划的纪鲁彬体认到自己也将在不久后被捕,“拒绝安静地退场”,以替总指挥官米兰达打抱不平为由,召集志同道合的部属包围陆战队总部,成功地引起一阵骚动。双方对峙五小时,海军陆战队领导层最后召开闭门会议,投票表决是否支持纪鲁彬,结果是过半数指挥官决定继续效忠宪法及指挥链,纪鲁彬黯然离去,稍后遭到解职。

观察家发现,连待遇最好、装备最精良的军警精锐部队如侦骑兵、陆战队及警察特别行动队,都已对当今政权感到不满,连是否叛变都可投票决定,更何况是一般的士兵?

观察家因此认为,雅罗育虽然掌握了军警金字塔的顶端,但中低阶军官对雅罗育的忠诚度可谓已亮起红灯,像这一次牵连广泛的军变阴谋,大部分军官居然选择三缄其口,静观其变,最后还是由自身利益相干的陆军总司令揭发,这显示军中不满情绪已经高涨,随时都可能因某个导火点而爆发。

总统已成军方人质?

军变危机落幕之后,雅罗育立即采取一连串拉拢军人的措施,包括与军方展开对话、承诺提高军人待遇,以及为军人提供廉价国宅等。为此,参议员艾若佑大胆评论:总统已被军方挟持。他说,“即使总统拒绝承认,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她已是军方的人质,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看军方的眼色...现在发号施令的已是军人。”

虽然总统府驳斥了这种说法,但看在许多民众眼里,艾若佑的这席话一针见血地道出国家元首的窘境。从1986年菲律宾第11任总统艾奎诺夫人在军人支持下登基以来,历经罗慕斯、艾斯特拉达、雅罗育等数任政权,除了军人出身的罗慕斯之外,每一名总统都尝过军变威胁之苦,其中艾斯特拉达更是于2001年在一场军人支持的政变下,将总统之位拱手让给当时的副总统雅罗育。

“军变”对外国人来说,可能是很恐怖的字眼,代表着血腥、混乱,甚至烧杀掳掠,然而对一般菲律宾民众而言,军变如同家常便饭,并没有什么感觉。菲律宾式的军变,充其量是军人“消极”撤回对政府的支持,而不是“积极”挥军直捣总统府。从1986年迄今,菲律宾少说已发生过十来次类似的军变,但除了1989年的一次流血外,其他全部获得和平解决。

军人视兵变为家常便饭

菲律宾民众纳闷,为何军事冒险主义的幽灵一直挥之不去?三年前军中一份内部调查报告指出了数点原因:

第一,军队的政治化。菲律宾军人干政的恶习源起于34年前马可仕的军事统治时代。1972年,马可仕宣布戒严之后,军方获得重用,开始取代文官扮演推动国家行政的角色,除了马可仕的个人权力之外,没有任何机构可以监督军人的力量,导致军人在政府及其他社会阶层的影响力不断坐大。军人干政的余毒一直延续到今天,雅罗育诸多阁员、国营公司主管以及驻外大使,正是退役的军警首长。

第二,参与军变者皆可全身而退,法律失去吓阻作用。1980年代是菲律宾军变的“全盛时期”,至少发生过七次军变,但部分参加的官兵只被罚伏地挺身;还有一部分虽被监禁,但在1990年代获得前总统罗慕斯特赦,他们或重返军营,或换跑道从政,大多发展不错。

例如数次军变的主谋何那山上校,特赦后选上参议员;前述的林以及纪鲁彬,都曾在1980年代参加过军变,特赦后回部队继续带兵。当局对叛变军官的宽容,导致军人视发动军变为儿戏,一部分军官也成为“习惯性叛变者”。

第三,菲律宾叛乱组织众多,包括共产党新人民军、伊斯兰教分离分子、恐怖团体阿布沙耶夫及其他地方武装势力,军队除在清剿工作上扮演要角之外,还担当偏远地区防守重任,这使政府对军人的依赖与日俱增。

政治观察家说,军方这份调查虽然是在2003年所进行,但它所指出的军变成因,到今天依然适用。

除此之外,军中腐败之事甚多,高层将领拥有香车豪宅,而出生入死的士兵却连像样的军靴都配不到;被疑在2004年总统大选期间协助雅罗育舞弊的军官,选后一一获得晋升,人事升迁成为政治犒赏筹码;也有怀抱理想的军官对国家改革步调失望而打算充当救世主,这些都是导致军变频仍的原因。

由于军人参与的人民革命已有两次成功的先例,因此一旦别有居心的政客挑起敏感议题,部分官兵就会禁不起怂恿,铤而走险。

军队正常化非一蹴可几

这一次的军变威胁暂时平息了,参谋总长辛加告诫海陆空十二万七千官兵,不要把自己视为一股政治力量,以免遭不肖政客利用,他也重申“文人政府至上”的原则,称手中的枪杆是用来捍卫国家与人民,而不是用来挟持政府。

与此同时,雅罗育总统表示,“世界支持了1986年第一次人民力量,世界容忍了2001年第二次人民力量,但世界绝不会原谅第三次人民力量,反而会谴责菲律宾政治体系毫无希望与动荡不安。”因此,总统府声称,这次涉及叛变的官兵不会再获得特赦,他们将受到法律制裁,以儆效尤。

然而,当局在紧急状态期间拘捕并立即控告了50多名民间反对人士,相形之下,军警单位对于缉捕涉军变潜逃的前参议员何那山一事显得意兴阑珊,而涉嫌主谋这次军变的林、纪鲁彬以及其他将领,至今仅遭解职禁足处分,而未见军法制裁。

看来,菲律宾的文人政府想摆脱军人的影响力,可能还需一段时间。

相关新闻
抢农会喊“卧倒” 宪兵泄底
日巡赛重燃战火 叶伟志还在热机
赴成都迎接高律师 赵昕被警察带走
走入峇里岛当地生活 阳光外的文化飨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