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二次金改 台财部:依审慎评估综效原则运作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6日报导】二次金改何去何从专题五之二(中央社记者许湘欣台北十六日电)行政院日前宣布二次金改调整步伐,金融改革第一阶段如期目标,但第二阶段金控减半目标不再限时限量。财政部指出,确定的整并案,将依时程如期推动,其他未来将依据审慎评估、尊重市场机制,与注意综效三原则运作。

对于行政院要检讨调整二次金改,财政部公股小组认为,二次金改财政部主管部分,也就是二次金改第一阶段公股银行减半目标,已在去年底如期达成,而金控减半不再限时限量的决定,对财政部影响并不大。

财政部公股小组指出,已经确定且公开过的整并应该不至于改变,时程也如期推动,如农民银行与合作金库的整并、兆丰金控买下台湾企银26%的股权,将台企银变成兆丰金子银行,以及台湾银行与中央信托局的合并等,都会依据时程继续进行,最慢明年六月这些已宣布的整并动作可望完成。

然而,基于行政院要检讨、调整的政策立场,未来攸关公股金融机构的计划,如正由土地银行委托评估中的台湾银行、土银与中信局的整并,以及公股金控的整并等,公股小组表示,未来会依据审慎评估、尊重市场机制,与注意综效三原则运作。举例来说,如果涉及公股三金控兆丰金、第一金与华南金的整并没有综效,就不会考虑进行。

不过,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指出,财政部第一阶段目标虽然形式上完成,然而,这些整并有无综效才是重点,也就是说,整并后的组织改造,后端人员过多的精简;会计、财务、资讯系统的整合等能不能成功,企业文化可否真正融合这类问题,才开始考验这些公股金融机构,结果如何,恐怕也要等两、三年才能定论。

面对政院的新政策方向,林向恺认为,公股银行整并后剩下来的已经不多,目前可说只剩台银、土银与合库。这些公股色彩浓厚甚至是公营的银行,除进行组织改造、提升竞争力外,不一定要全部民营化,因为未来还须持续负起政策任务。

至于公股金控部分,林向恺认为,在政院提出新政策方向后,相关主管机关的首要工作不再是数字,而是营造一个健康又可鼓励主动整并的环境。他说,金控整并还是该走的路,只是不用限时限量达成,所以,主管机关应该把环境构筑好,让市场自动走向这个方向。

林向恺指出,金控整并的目标本来就非常难,因为业界都宁愿当鸡头也不做牛尾,不愿意被合并。所以,政府营造的环境,不只是法规健全、让市场功能可以彻底发挥,还得进一步做差异化的管理,鼓励好的金控去并别人,让经营不好的金控也了解不是做好做坏都可适用一套标准,进而让别家金控合并。如此一来,金控就可朝良性且自主整并进行。

同理,林向恺说,公股金控在健全市场化机制下,如果经营的好,就可去并别人,经营不佳,只好让别人并。公股的三家金控现在都是民营化上市公司,政府的公股只要扮演好股东角色即可。

辅仁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叶银华也指出,面对行政院政策的转变,公股只要持续往提高效率、竞争力的目标努力即可,让整个市场机制、法规环境先健全起来,所有金融机构将可自然运作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