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滿環保署保特瓶回收清除費率 業者擬拒繳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六日電)寶特瓶資源回收基金連年虧損,有業者不滿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業者繳交的回收處理費用結餘移作填補虧損用途,要求調降費率,否則五月起將集體拒繳。環保署強調,費率開徵以來從未調升,才是虧損的主因,由業者來負擔十分合理。

環保署下午舉辦「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工商團體環保議題座談會」,與工商團體進行面對面會談。

據統計,國內寶特瓶回收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二十三,去年回收約八萬噸,由於回收量遠高於申報量,入不敷出,回收基金自一九九八年開徵以來,累積虧損新台幣十九億元。

會中,就有業者批評日前定案的九十五年度寶特瓶(PET)材質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所以訂定為每公斤十三元,主要就是為彌補虧損。

台灣區肥皂清潔劑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王殷伯表示,以去年為例,業者繳交的八億元回收處理費,就有四億多的結餘被移去填補虧損,形同給一塊卻只有五毛在作環保,申報不實所造成的黑洞,沒有理由要守法業者代為負擔。

王殷伯強調,依估算,合理費率是每公斤九點三二元,如此一來,不僅足夠支應處理費用,每年還能有一億七千萬元的結餘,供逐年攤平虧損;要求環保署應在四月底前,作出善意回應,否則工業總會不排除自五月一日起,發動拒繳今年三、四月份的回收處理費。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林建輝說,八年來,費率始終維持在十三元上下,但回收之初,處理費卻高達每公斤四十元,至近年回收規模擴大後,才降為五元,其中的虧損,完全是政府為免過高的費率衝擊業者生存才導致的,現在由業者來負擔,十分合理。

林建輝指出,費率是費率審議委員會依共識決決定,其中包括工商團體的代表,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三月,多達七、八次的會議,工商團體也都贊成費率維持不變,以利在六年內攤平虧損,這是各界的共識,並非環保署獨斷獨行,但仍願意與業者進一步協商。  

至於回收高於申報部分,環保署解釋,多數是業者惡意漏繳、不實申報所致,過去三年,已追回八億多元,未來也將持續加強稽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