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壓力引發精神疾病 就醫有助紓解症狀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竹市報

四十八歲的陳媽媽因長期生活壓力,引起神經衰弱和憂鬱症,在「ㄍㄧㄥ」了半年後,終於被姊妹淘發現勸導就醫,但她擔心被當成瘋子,就診時,始終忐忑不安, 直到醫師一句「吃藥就會好」,才讓她重現笑顏,決定回去後配合醫囑按時服藥。

台灣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醫師劉昇岱說,陳媽媽的壓力來源是小兒子半年前欠了卡債八十萬元,其大兒子憂鬱症復發,常借酒澆愁,酒後不是又哭又摔東西,就是嚷著要自殺。她因此半年都睡不安穩,連作夢也常被嚇醒。

劉昇岱說,陳媽媽是壓力引起的神經衰弱和憂鬱症,先是焦慮、擔心,接下來出現睡眠障礙,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焦慮症及憂鬱症。

他表示,陳媽媽的狀況先須給予放鬆身心的藥物、助眠劑及抗憂劑等治療,等四到六週充分發揮藥效後,再慢慢減藥,並進一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但是這種治療方式,需要醫師和病患間充分信任與合作,更重要的是,病患要能夠規則服藥,萬一藥物劑量或種類不合自身體質,也要和原來的醫師繼續討論及調整藥物。

劉昇岱直言,或許有人以為壓力引起的精神疾病,看醫師也解決不了,其實醫師在看診時,除了給藥,也會提供基本的心理輔導及切合實際的建議,間接有助患者解決生活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