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敦市力图走出全美最危险城市阴影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7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特稿)高失业率、高犯罪率、高辍学率,纽泽西州的康敦市(Camden)出现在媒体报导上几乎全是负面的印象。康敦市政府和重建署(CamdenRevelopment Agency)相信,如果外界考虑到这几年城市改造的工作和成效,应可帮助康敦市走出全美最危险城市的阴影。

高失业率、高犯罪率、高辍学率,纽泽西州的康敦市( Camden)在媒体报导几乎全是负面印象。重建署兴建房舍,藉改变市容,让康敦市走出全美最危险城市的阴影。//中央社

位于德拉瓦河畔的康敦在二次大战前后期曾是美国工业重镇之一,然而,自一九六零年代以降,造船厂关闭、工厂外移,留下的多半是贫穷和教育水准不高的人口,康敦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纠葛难解,虽然纽泽西州政府和地方人士力图改造,历经几十年的衰颓,振作并不容易。

与宾州的费城只有一水之隔的康敦,在一九五零年代有建造战舰的造船厂、生产收音机的电机工厂及食品公司“康宝”(Campbells)的食品加工厂,蓬勃的工业吸引许多蓝领阶级到此谋职及安家立业,当时居民大约有十二万五千,其中白人占四分之三,非洲裔人口只占四分之一。由于由美国南部到此地找工作的多半是非洲裔及波多黎各的移民,康敦的居民结构在一九七零年代有了很大的改变,到了一九八零年,白人只占百分之三十,非洲裔占百分之五十一,拉丁美洲裔则占百分之十九。

人口结构的改变,一方面是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移到城市外围新建的社区,同时也因为城市的经济走下坡,房地产价值下跌,反而让它成为穷人负担得起的地区。鲁格斯大学历史学教授霍华.吉列特就指出,康敦的衰颓反映出美国的“后工业化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种族、社会阶层和教育水准的“隔离”才是使得康敦难以振作的主因。目前康敦的居民有百分之五十三是非洲裔,百分之三十九是拉丁美洲裔,百分之十七是白人,百分之二亚裔,百分之一美国原住民,百分之四其他种族。

在一九八一年到一九九零年间担任康敦市长,目前任职坎登重建委员会的兰迪.普瑞马斯(Randy Primas)向外籍记者说明重建的计划和工作推展时坦诚:“康敦没有中产阶级。”目前在这里的八万多居民当中,有百分之四十二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年轻人口多并没有给康敦带来太大的希望,因为许多的年轻人是在连餐桌上甚至摆不出食物的家庭中成长。康敦每户的年平均所得大约在两万美元,而许多食指浩繁的家庭年所得还不到八千美元。

学龄青少年辍学率高,也是因为贫穷。普瑞马斯指出,如果学校能提供免费午餐,也许学生出席率会提高,也会减少街头游荡的青少年。

康敦被评为全美最危险的城市,因为毒品问题和与贩毒相关的犯罪问题严重。失学失业的青少年涉入毒品犯罪,康敦毒品走私的猖獗也吸引外地的毒虫。争地盘械斗的暴力事件见诸媒体,令康敦更难洗刷犯罪城市的污名。

土生土长的普瑞马斯是第一位非洲裔人士当选为康敦市长。他说,他在孩童时代曾经看过康敦的繁华,也在求学年代看着康敦走下坡。在担任市长的九年里,他就思考如何让康敦重新振作,但是受限于过去财税制度的缺失和难有起色的经济环境。过去这几年,纽泽西州政府倒是了解到康敦的重振需要援手,所以提供重建财务的支持。康敦重建署一方面兴建房舍,让居住在破败社区的贫户能免费移入新居,同时也兴建学校,加强教育。重建署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康敦的居民寻找就业机会。

普瑞马斯指出,就地理位置而言,康敦与费城紧邻,距离纽约市也只有近两小时车程,如果公共设施能改善,商业区能繁荣,应该能吸引产业和住家。重建署积极建设的河畔地区(Waterfront)已出现了实用美观的办公大楼和公寓。一九八六年投资五千两百万美元兴建的“纽泽西水族馆”每年可吸引两百二十万游客。他说,重建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及,康敦也不可能短期内改头换面,这个城市最需要的是让人们认识并肯定它力图改造的努力。

相关新闻
李家同:两岸竞争,别输了国际观和创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视机械和化工产业
李家同:凶杀案是大环境必然的结果
李家同:从“人魔”“红龙”想到华府的冷血杀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