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降低高油價衝擊 台灣加強探勘刻不容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十三日電)國際油價飆漲,高油價對經濟的衝擊及能源安全議題成為舉世關注焦點,凸顯探勘的重要性。台灣高度仰賴進口能源,加強油氣探勘,掌握自有油源,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近年來,國際油價高漲,各國積極搶油,國際大型油公司在各地探勘油氣,不斷探尋可能的機會。探勘之所以重要,除了取得的油氣可為油公司帶來豐厚利潤,更重要的是有助確保台灣能源供應穩定,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與穩定。

台灣缺乏自產能源,能源供應高度仰賴進口,如今油價高漲,如果出現能源供應不穩定的情況,台灣面臨的衝擊恐怕難以想像,加強油氣的探勘以掌握自有能源因而成為當務之急。

今年5 月公布的「2006國家安全報告」明確指出台灣掌握自有能源的重要性,直指應規劃台灣國營事業與外國能源公司或政府合作,並積極探勘能源,分散進口來源,減少供應風險。

甫接任台灣經濟部長的陳瑞隆深刻了解探勘對台灣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他表示,全世界對石油還能用多久沒有定論,台灣現在能做的是加強探勘,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都是油品業者,但只有台灣中油從事探勘,中油過去探勘獲得可觀利潤,雖有失敗案例,不過,探勘很重要,經濟部同意中油適度擴大探勘預算,只是相關預算的編列最後仍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陳瑞隆在當前能源政策中強調探勘的重要性,充分掌握當前經濟發展的命脈所在。 

事實上,中油95年度探勘費用預算新台幣32億餘元,96年度目前核定編列約30億元,並未明顯增加。中油計劃以有限資源獲致成果,將重點放在海外探勘,期盼屆時能有好成績,爭取立法院支持探勘預算。

目前,中油已在澳洲、厄瓜多、委內瑞拉等地探勘,但台灣能源消費量不斷增加,探勘的腳步不能停歇,中油最近將目標鎖定非洲的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中南美洲的巴拉圭、瓜地馬拉,評估探勘油氣的可行性,若確定前進探勘,中油探勘觸角將再向前邁進。

不過,探勘需要龐大資金、人力與技術,也需要較長的作業時間才能看到成果,承擔的風險較高,成效因此常被質疑,一般民營企業因營利考量,或許不會積極投入探勘,但中油是國營事業,負有確保能源的社會責任與使命,必須推動探勘,為國家爭取自有能源。

對當前的台灣來說,從事探勘取得自有能源,有助提高能源供應穩定度,並降低高油價衝擊,探勘工作應受到相關單位更多的重視與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