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夏季熱炎炎 小心中暑熱衰竭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訊】又到了酷熱的夏天,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因夏季高溫而引起的熱傷害時有所聞。該如何照護自己才能預防中暑呢?請看以下的專題報導。   

 「熱衰竭」,是指在熱的環境下過久,造成全身性不舒服,持續的流汗,且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而「中暑」則是指在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有危及生命的狀況。造成的原因都是因為長時間處在水分容易蒸發掉、流失掉的空間或狀態下,再加上沒有適時的補充適量水分及鹽分;或者高溫溼熱,身體的熱量無法順利排出所導致的。

 熱衰竭會帶來的症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水分的大量流失,病患會覺得非常口渴,另一種是鹽分的大量流失,病患反而不會口渴。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上升一些;病患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中暑的症狀,起初身體會覺得熱、皮膚乾燥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低血壓;繼續情況惡化時會發生熱的調節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多個器官衰竭、神智混亂以及昏迷、抽筋。

 所以一些高危險群,如兒童、老人、重症或行動不便的病患,應該要適時的補充水分與鹽分,如果是在溼熱的環境下從事過於劇烈的活動,也應該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鹽分,服用藥物、飲酒、肥胖的人也都應該注意,並且盡量穿著較輕便及易於散熱的衣物,預防熱衰竭及中暑的現象發生。

 如果真的不幸中暑時,第一步:假使在悶熱空間活動,或運動過量,應定時及不定時補充水分與鹽分,尤其是口渴時,即使正在進行運動或勞動,也應考慮立即停止。第二步:移動病患到陰涼的地方,除去身上過多的,有束縛的衣物,給予溫水擦拭或風扇冷卻。第三步:病患若意識清醒,可以給予少許清涼的飲料。

資料來源:台灣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