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環團調查 海灘遊憩欠公德垃圾留滿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四日電)夏日赴海邊、沙灘戲水是一大樂事,不過,台灣人的公德心及環保意識卻不及格!根據環保團體調查,有超過五成的沙灘垃圾,是因民眾海岸遊憩與日常生活所遺留下,其中各類塑膠碎片是海邊最多的垃圾,其他的還包括瓶蓋、沖天炮。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上午公布這項國內首見的大規模海灘廢棄物監測結果,二00四年迄今,全台各地環保團體共針對花蓮北濱、花蓮奇萊鼻、基隆長潭里、台北三芝以及台南二仁溪口,收集達近七萬五千件垃圾樣本。

調查發現,海灘垃圾來源中,以「海岸遊憩與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最多,占百分之五十三;遭刻意棄置的產業或建築廢料的「傾倒廢棄物」居次,占百分之三十二;「海上活動與船隻」占百分之七;「抽煙相關行為」及「醫療與個人衛生用品」各占百分之四。

至於哪一種垃圾最常被發現呢?調查顯示,「塑膠碎片」是海邊最多的垃圾,其餘則依序為「瓶蓋」、「吸管」、「沖天炮」、「玻璃瓶碎片」、「保麗龍」及「塑膠袋」,都與民眾隨手丟棄垃圾的習慣息息相關。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常務理事郭道仁說,其中,源自船隻航行作業或是釣魚所產生的廢水,如各式漁具、魚線、浮標等,特別是俗稱「鬼網」的廢棄漁網,對於海洋生態更造成嚴重威脅,造成棲地破壞,各種海洋生物因此受困死亡等。

環保團體呼籲,除了淨灘活動外,對於人們到海邊休閒遊憩時留下的垃圾,隨下水道帶進溪流進入海洋的廢棄物,甚至於是藉洋流漂來的國際垃圾,政府都應具體提出因應對策,以降低對於海洋環境與生態的傷害,同時加強宣導,否則僅憑「你丟我撿」的消極作法,並無助減緩海洋廢棄物的污染。

評論